且她历史也不错。
”
还有个老师看法更独特:“文学不管怎么说,落脚点都在字词语言上。
字词研究是基础。
也不妨碍她写文章,也让她不会受到别的大作家影响。
”
边上一个老师听不下去:“你们怎么不说她英语也不错,可以去外文专业呢?还有啊,字词的基础课程,她大一大二也能学。
”
光专业抢人就很可怕,别说还有跟哪位老师的事。
学校会安排专门的导师,负责引领学生,指导学生。
这种师生关系和大学普通授课的师生关系截然不同。
放到古代,也算是弟子一类了。
往上很大概率是会在其中挑选研究生的。
再往后拉出去面子都不一样。
文化人之间也有硝烟。
一个老师笑呵呵说着:“我们讨论这个没什么大意思。
左右是三木自己先选专业。
她第一个学校选什么,第一个专业选什么,哪能随便更换呢。
”
这话顿时让几个老师醒悟过来。
对啊,第一个专业是什么,全看三木怎么填。
那他们联系三木,让三木填写志愿的时候写他们的不就行了?
什么文学艺术、阳城日报的联系方式,他们可都有。
一个当即起身,虚伪找起了借口:“我去倒杯水,水喝完了啊。
”
另一个也咳嗽一声:“哎,这么讨论也没用。
我去看看报纸。
”
这下谁能不知道自己身边同志的心思?原本开小会的人,转头跑空,集体去想办法联系人了。
没过多久。
文学艺术编辑部、阳城日报编辑部、阳城出版社、碧玉少女编辑部,四家电话都先后响起来。
四家电话接起后,对面传来友善和蔼且充满礼貌的普通话:“喂,请问是xx编辑部。
我们这边是xx学校。
我是……”
一番介绍后,打电话的人很快说明来意:“是这样的,我们学校非常诚挚的希望三木先生能够到我们学校来上学。
听说她刚高考完,能有幸知道一下她的联系方式么?学校联系方式也可以。
”
更有老师非常直白:“我们是想知道她这次成绩预估出多少分?这决定了我们可以降分多少来录取她。
基本上只要她能考上大学,我们就希望她能够入学校的。
”
本来阳城几个编辑部正在商量联系桑晓晓,远在首都的文学艺术编辑部也在考虑联系桑晓晓。
他们的目的和各大学校的老师不一样。
他们的目的是催稿。
小半年了啊!桑晓晓再也没交出过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