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怀风问,「宣副官今天是打算留在饭店,还是另找一个地方?」
宣怀风秉承一动不如一静的观念,正想说还是留在饭店就行了,免得麻烦。
孙副官却抢在他前头说,「这个我要做一个主张,饭店太碍眼,而且容易被调查到。
还是换一个地方妥当。
」
房连长说,「藏身的地方,我倒知道几个不错的,都在城外,十分僻静。
」
孙副官摇头说,「光是城外这一点,就敬谢不敏。
上次郑家窝的事,不就是城外?出了城,匪徒胆子更大,连军队都敢调用,不能冒这种险。
」
在房连长看来,四大家族既有和平协议,至少大过年的,不至于调兵遣将,彼此打埋伏。
可是郑家窝那次伏击,他本人也有参与,见孙副官拿出来说,也无可反驳,点头说,「那好,请宣副官说个信得过的地方。
我这就把你们送过去。
」
宣怀风说,「我是个外乡人,哪知道什么地方信得过。
总长把孙副官留在这里,总是要孙副官发挥作用的。
我们就听孙副官的话行了。
」
孙副官正有这个意思,也不推辞,报了城里一处地址,说,「这是一个小公馆,地址很保密。
宣副官,这就请移步罢。
」
宣怀风无可无不可,同孙副官他们一道出了衡园饭店,自有护兵替他们去付房钱,不必理会。
因为房连长带了二十多个配备武器的大头兵,一起走太碍眼,房连长又打发许多士兵分头先去小公馆,自己则亲自带着宣怀风和孙副官坐上轿车。
这时已快九点,街上卖年货的商铺都开张起来,摆得满满的,要赚一笔过年钱。
也有卖炮仗烟花的,引得小孩子眼珠子闪闪发亮,挣脱了大人的手,直往摊子前馋着看。
富人的小姐太太们这几天是一定要摆阔的,也比较舍得汽油费,因此出门骑马的人少了些,倒多了许多汽车在路上。
宣孙两位副官并一位连长,坐着一辆汽车从衡园饭店离开,慢悠悠往藏身的小公馆开去,夹在来往的汽车中,并不起眼。
车上无事,大家闲谈起来。
宣怀风说,「房连长,你今天接了这差事,年夜饭也不能回家吃了。
我们可有些对不住嫂夫人。
」
房连长笑道,「当兵的人,没有这些穷讲究。
况且对于我们这些带兵的人来说,越是节庆,越要提高警惕,以防不测。
今年就是没有这档事,我也会留在营房里,和我的士兵一起过。
家里那些婆娘,哪顿吃不吃,没什么大碍。
只要元宵前回一趟家,给小孩子们发发压岁钱,就是个意思。
」
孙副官问,「你几个孩子?」
房连长说,「三个儿子,三个闺女,合起来,就是好好好。
」
宣孙两人见他说得有趣,不禁莞尔。
孙副官说,「这三个好里,我以为一个是好家庭,一个是好福气。
宣副官,我和你打一个哑谜,百事不废。
那第三个好,该是什么呢?」
最后一句,是望着宣怀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