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泰帝道:“加封隐鳞卫指挥使为太子少保,有先斩后奏之权。
”
一片哗然,谁不知道元泰帝最是看重权力,今日前有少傅,后有少保,怎么着?这是转变理政路子了?
太子脸色不太好看,长公主倒也罢了,原本就在元泰帝计划的辅政大臣名单上排了榜首。
华九思算哪根葱?
但元泰帝接下来的话,让他险些当场破防。
“昭宁候功不可没,不堕其母遗风,朕收昭宁候为义女,享公主食邑。
”
这是在礼法上凿实了太子和芙昭的兄妹关系,彻底断了太子的念想。
“昭宁候与隐鳞卫指挥使已有婚约,朕便再画蛇添足一番吧。
”他摆摆手,蒋公公掏出一卷圣旨递给芙昭。
芙昭接过,打开,是赐婚的圣旨。
华九思激动地下跪谢恩,芙昭也高举圣旨行了跪礼:“谢主隆恩。
”
元泰帝看着这一对璧人,像是弥补了自己长久以来的遗憾。
凉风起,他嗓子眼儿有些发痒,没忍住咳了一声。
芙昭心尖儿猛跳,但看元泰帝依旧龙精虎猛,便一时放下了心。
大朝会后,芙昭捧着两卷圣旨,喜滋滋地与华九思说着悄悄话,边聊边离开了太极殿。
御书房里,元泰帝又咳了两声。
蒋公公连忙端上川贝雪梨汤:“每年入秋,您都会咳段日子,还真够准时的。
”
“无妨,老毛病。
”
元泰帝喝完汤,肺部舒服多了,才问:“朕瞧太子不高兴。
”
蒋公公看着元泰帝的脸色,小心翼翼地点头道:“但殿下举止如常,散朝后还与昭宁候道了恭喜,想必已经不在意了?”
元泰帝摇了摇头:“不好说,这孩子性子倔。
”
他想了想,吩咐道:“你亲去召九思入宫来见朕。
”
蒋公公退了出去,交待御膳房时刻炖着川贝雪梨汤后,换了身衣服,刻意绕行了东宫,见没什么异常,才出宫去宣旨。
东宫里,太子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太子妃带着皇太孙候在门外,满脸焦急。
不一会儿,唱月婷婷袅袅地走了过来,对太子妃和皇太孙行礼。
守门的侍卫道:“唱月姑娘,请。
”
太子妃咬了咬牙,露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