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以生在这片土地上为傲。
”
天公作美,十一月下旬,秋收在双山公社社员们披星戴月的辛勤努力下,顺利完成。
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双山公社举行了初试,考卷由县城统一出题,包括赵柯在内的三百余人踏进初试考场,参与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场考试。
公社学校是考场。
由于这一年公社更多的资源都投入到了生产建设中,还没有来得及对公社学校的环境进行改善。
室外零下二十多度的温度,室内即便烧了炉子,手脚依旧冰凉僵硬,搓手声、跺脚声、哈气声不断,还有断断续续地压抑地咳嗽声。
每一个微小的声音,都加重了考场气氛的紧绷。
赵柯认真答题的间隙分神想,今年又丰收了,明年一定要建一所新学校,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
初试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很多人的情绪都比较低落。
三天后,初试成绩公布,三分之二的人刷掉,无缘统考。
赵村儿大队参与考试的知青和社员们全都通过初试,喜气洋洋之余,又有了更大的压力。
赵柯作为通过初试的考生之一,并没有出言安慰落选的人,由着他们自行回去消化。
补习班空了大半,变成了两个班。
等到交粮也结束后,赵柯抽出空来,才出现在补习班中。
她阅读量大,尤其研究过大量报纸和公文,对这一类文章制式烂熟于心,且有供稿经验,熟练把握文章尺度。
关于这方面的思路,她甚至比学校老师都鞭辟入里,众人生怕错过知识点,每每她讲课的时候都更聚精会神。
补习班里,有好些对儿知青夫妻,年纪太小的孩子丢不下,只能带到补习班来,待在备考的大人们中间。
孩子们全部待在小小的角落里,受着知识和氛围的熏陶,不敢打扰长辈们,课间也只是小声?O?@说话。
唐国伟和尹知青的女儿唐小婉从养猪培训陪读到高考补习,在她说话还不利索的时候,就看着赵主任和庄老师在讲课。
小小姑娘坐在下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们,充满向往。
赵柯不是时时都在,但她过来,就会轻轻摸摸孩子们的头,轻声地询问几句,还会教他们几个字。
其他人往往会抬起头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