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赵柯收集了不少书籍,找傅杭和庄兰分别制定文理科的复习资料。
一文一理,傅杭极其擅长理科就负责理科复习资料,庄兰扫盲工作做了三年,她就负责文科的复习资料。
笔记全都是他们整理、手写出来的。
赵柯之前认真看过傅杭的笔记,她对理科是不擅长的,但傅杭整理的笔记很清晰易懂,正适合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知青、工人、农民们。
庄兰的笔记,赵柯简单看了看,不拖沓,不废话,简洁明了。
赵柯问庄兰:“你打算学什么专业?”
以庄兰这三年的扫盲工作来看,她很有韧性,也有学习的天赋,教书育人、与人沟通还有抽丝剥茧、整理归纳,这都是优势,可选择的方向很多。
而庄兰很果断地回答:“我想考师范。
”
赵柯点头,也行。
她又转向苏丽梅,“你呢?”
苏丽梅有些犹豫地说:“……也是师范吧。
”
一直以来,苏丽梅都是被动接受、配合着扫盲工作,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喜好,应该也不是多爱教书。
赵柯便道:“不用着急做决定,除了极特殊的工种和专业,也没什么男同志适合女同志不适合的,我统计了高校名单,到时候你们可以看看有没有目标,努力起来也有动力。
”
庄兰和苏丽梅点头。
赵柯拿着复习资料出门,这才有工夫跟亲妈聊几句。
母女俩拌了两句嘴,赵柯鼓励余秀兰:“妈,你也考吧,我跟我姐通过电话,她也要考的,你看你一直在学习,有机会上大学的话,咱们全家都支持你。
”
余秀兰神情有些向往,但还是摇了摇头,“我算了。
”
“为什么?你不想吗?”
“想,可学校那些孩子咋办?”余秀兰深吸口气,缓缓吐掉,认真地说,“顾校长和吴老师也都不打算参加高考,总得有人要留下,你们年轻人飞吧,我们守着。
”
赵柯脸上轻快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