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还成就行,感情这种东西,便如蜜里调油,要慢慢来,细细磨。
你们日日同床共枕,他又好那口,以哀家孙儿这姿容品性,他不可能不动心。
”
“谢氏虽为寒门,但家风清正,满门皆是忠勇刚烈儿郎,最重情义,只要你们感情好,日后,他必能在关键时候庇护你周全。
”
卫瑾瑜没吱声,也不想让太后误会太深,免得以后失望,便转了话题,道:“过些时日,孙儿很可能要进国子监读书了,今日特来禀告外祖母一声。
”
“以后,孙儿可能不能时时进宫探望外祖母了。
”
太后果然惊诧。
“卫氏今年只一个名额,给了你?”
卫瑾瑜点头,没细说经过。
世家子弟进国子监读书,自然是奔着入仕去的。
太后目光变得复杂,沉吟须臾,最终道:“这是好事,哀家替你高兴。
之前你身体不好,又受你父亲牵累,虽然明面上不是罪臣之子,可没有卫氏出具的担保书,便无法参加州府考试,卫氏又以你课业不及格为由屡屡推托,有皇帝挡着,哀家也不好置喙,白白耽搁了许多年月。
既然能去国子监就学,卫氏的课业,不上也罢,哀家明日便去跟皇帝说,撤了那道旨意,以后你可以不必再回卫府。
”
卫瑾瑜却道:“卫氏的课业,孙儿不想落下。
”
太后皱眉。
“这是为何?你怕哀家与皇帝起冲突?”
卫瑾瑜摇头,道:“一则,孙儿毕竟拿的是卫氏名额,贸然与卫氏撕破脸,就算进了国子监,也会处处受阻。
二则,卫氏乌衣台,有丰富藏书,许多都是未流传于世的孤本,过去那些年,孙儿一叶障目,消沉懈怠,不知上进,如今幡然醒悟,才知作茧自缚,只会害人害己,孙儿想将以前落下的,全部补回来。
外祖母放心,有朝一日,孙儿会凭自己的力量走出卫氏。
”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