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3章

首页
    里说他们了,他们还没法反驳!】 看到天幕这话,和苏辙同辈相交的古人都犹疑了:苏辙他不是这种人吧? 后人也在说:如果说是苏轼,大家还会相信,但是苏辙,他可是文定公哎!一个定字,就可以看出他有多稳重了啊! 伍爱华也不知道怎么弹幕就开始讨论起了苏轼和苏辙的人品性格。

     人家苏轼苏辙看到了,多尴尬啊! 不过伍爱华也不太在乎,尴尬地又不是自己。

     伍爱华此时还沉浸在表述科举制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制度上。

     这可是打破了门阀统治的制度哎!全世界首创的制度哎! 别听网上说高考如何加分如何有人迁户口、特长生,谁都不能否认,高考就是最公平的考试没有之一。

     国外虽然有考试,但是人家的大学都是申请制,不仅要看你取得的成绩,还要看你社会活动情况,更要看你爹妈是谁。

     说句不好听的,只要你爹妈够牛,你就是sat、a-level只考了人家一半的分数,你也照样能和人上同一所大学。

     就算去掉那些“贵族”子弟,国外大学的录取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公平。

     不公平到什么程度呢?有印度小哥因为够黑,造假说自己是黑种人,于是同样的成绩简历,作为印度人上不了的,作为黑人都申请上了。

     当然,伍爱华也思考过,这种照顾是不是有必要的,毕竟国外黑人白人黄人的教育差距,可能比国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还要大? 让北京和青海的学生一起考试一起排名,或许才是一种更深刻的不公平? 不管怎么说,伍爱华都是高考制度的受益者,虽然按照伍爱华在全省的排名,如果户口在北上,她能够直升清北,但是至少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是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