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0章

首页
    ,聪明人年轻的时候就能通过八股当官,等年纪大了思考到八股之外的内容了,那时候都已经在帝王那里挂名了,都是趁手的工具人。

     更何况,八股的学习和普及难度要远低于唐朝进士科的内容,毕竟唐朝科考之前都要投卷,真的才华横溢之人又有多少?就是有,在清朝管控思想大兴文字狱的情况下,又能有几人? 更别说康熙本人看不惯什么魏晋风流和唐时的斗酒十千,他自己的儿子读书都被要求读一百二十遍抄一百二十遍,这种性格严谨严肃的虎爸,只会严于律己,更严于律人。

     在看到天幕说“霸王道杂之”的时候,康熙就捏断了手中的毛笔。

     伍爱华可不会管康熙想什么,毕竟现代屠龙术都是中小学义务教育必学课程,谁还担心什么“外儒内法”、“霸王道杂之”会开启民智啊? “其实,如果是其他国家统一天下,法家也未必就不会称为指导思想,毕竟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国君们喜爱的显学,而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国家的强大都是从变法开始的。

    ”伍爱华继续说道。

     “春秋时期的法律变革,一方面是改变原本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法律,让它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是探索封建王朝制法律,提升国家实力。

    ” “根据史载,楚、晋两国是春秋时期率性进行变法的国家,《左传》记载,楚国在公元前689至公元前677年,就已经制定《仆区之法》,这个法律针对的是窝藏逃犯和贼赃的人员,《韩非子》则有记载,楚庄王爷制定了《茆门之法》,这个法律主要是针对宫廷安全方面的立法。

    ” “此外,左传还记录了晋国的三次立法,包括晋文公制定的《被庐之法》,用以选拔贤能的人才,晋襄公制定的《常法》,用于大规模调整当时的社会关系,以及范宣子修订常法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