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写了他在禄县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多年来将县中治理得百姓足衣足食,吏治清明……天地可鉴,降“祥瑞”给县中神童。
陆沉写到,沈持九岁上能一览成诵,写到这里,他有些心虚,当初渴求神童的心过于急切了些,没有问那孩子学问,贸然呈上去,万一那孩子学问不出尖,岂不是反弄巧成拙,因而这封给吏部的述职信迟迟没送出去。
得知沈持今年下场县试,他又续写:十岁考县试……信又停在这里,他在等县试的结果。
要是沈持能考中就好了。
他右手手指微曲,轻轻叩在书案上,这次能不能在吏部的考核中拔得头筹升迁上去,全系在沈持身上。
县丞王大虬知道他的心思,多次去往这次县试的考官处打探沈持有无考中,但是都被老迂腐们给撵了出去。
本朝各县的县试阅卷官,调集的是县所在府学的老夫子们评判,全是些油盐不进的老家伙们,拿他们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大人安心等着吧,”他对陆沉说道:“下官看那孩子能中。
”
陆沉吁口气:“去把彩头备好,先求个吉兆。
”彩头是县中赏赐给县试考中的学生的钱财等物。
给头名案首的彩头是十两纹银外加一套文房四宝,前十名甲榜的则是米面猪肉等物,余下考中的也多少有些赏赐。
“是,陆大人,”王大虬说道:“下官按照往年赏给案首的彩头给沈小郎君备着。
”
陆沉点头应下:“这次不论名次,只要他榜上有名,就赠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