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报社请排工排报纸,四张加起来二十四元。
新闻纸一千张大约一元,印刷费一千张大约两元。
之前,他们每份报纸用三张纸,算下来成本是一个铜元多一点,而他们报社出售报纸时,每份卖两个铜元。
光卖报纸,七千份大约能挣五千个铜元。
现在他们每份报纸四张纸,成本有所增加。
但广告和销量也有增加,反而可以多赚一些。
黄培成算着账,已经决定,往后再接广告,一定要广告商加钱。
黄培成正想着这事,又有人找上门来,想买报纸。
黄培成喜笑颜开。
今日,《新小说报》多印了三千份,总印刷量已达到万份。
若这一万份报纸都能卖出,那上海日销量过万的报纸,便又多了一份!
第37章桑景云脑海里冒出许多情节,一时间浑然忘我。
桑景云和桑钱氏买好报纸,又去买了四斤猪肉,一斤冰糖,这才往家里走去。
回家的路上,桑景云抱着报纸,有些兴奋。
《新小说报》编辑部的人,大概是误会了她的身份,以为她是个有名的文人,于是在刊登她的小说时,用了标点。
这对她来说,有极大好处。
一定会有很多人,关注到她的这部小说。
甚至一些平日里不看小说的人,说不定都会读一读她的小说。
但走着走着,桑景云心里的兴奋渐渐退去,开始考虑一些别的东西。
她原本,只想写一部可以快速发表,可以挣到钱的小说,并未多想什么。
但现在,她的小说这么受重视,她的追求,或许不该只有这么点。
桑景云觉得,自己可以想办法,将这部小说写得更好一些。
她有自知之明,她知道她的学识,绝对比不上这个时代那些读了多年书的文人。
单论对文言文的理解,桑景英都能超过她。
她初高中那会儿,学了许多古文,但时间一长,就都还给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