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僵持了大半月,谁也不跟谁说话,花红馆的头牌乘了轿子来找段泽,他正跟萧郁在书房温书,端上一盏燕窝,听见门外动静,瞥一眼萧郁,见他没表情,叹口气跑了出去。
又是一日,屋檐下筑了新的燕子巢,一场细密的雨雾袭来,燕子斜飞,穿过寂寂的高墙飞至阆下,萧郁带了小丫鬟来捉,两个人笑语晏晏,段泽听见声音,远远的站着看,指甲把掌心掐出血,不敢上前一步。
远不得近不得,爱不得恨不得,操碎了一颗心。
那一年萧郁中举人解元,传遍晋阳县城,说媒的人一下子踏破门槛,东家孙小姐好女红,西家白姐儿烧的一手好菜,南家李妹妹身段窈窕,北家王姑娘贤惠勤俭,媒婆在段家流水儿似的进出,萧郁推说萧家无人,等明年会试结束做了官再谈婚姻大事。
当夜段泽把自己灌了个大醉酩酊,在卧房紫檀木架子床上翻来覆去,叫的都是萧郁的名字,小丫头急的直哭,段泽把下人一个个赶出去,躺都躺不老实,从床上摔下来,脸枕着床沿,跪在地上呼呼大睡。
朦胧中有人在摸自己的脸,那只手凉而修长,段泽睁不开眼睛,只觉得脸颊被摩挲的舒服,整个人软绵绵的放弃抵抗,被人抱到床上,解了衣衫在胸口一趟趟的抚摸。
“泽儿,萧郁对不住你,萧家败落,只靠我一人,我不能害的萧家一脉绝后,也不能让萧家为人笑柄,委屈你了。
”
白衣公子坐在床沿,背负着道德重担和传统桎梏,他也不好过,咬牙承担着,只把那一身铮铮傲骨留给段泽看,疲倦在深夜自己收拾。
书架上满屏灭绝人性的程朱理学,中间也藏了一卷《牡丹亭》,早年时温和看着段泽,说读书切不可让别人的思想禁锢了自己,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段泽睁大眼睛问他什么是情?萧郁说,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酒醉的段泽听不见人声,睡的口涎都往下淌,迷糊着还唤两声萧郎,身边的人哭笑不得,替他掖好被子,轻声道:“萧郁口是心非,你尽管怪我,若有来世,我定把这一生欠你的尽数还你,泽儿是我最后的亲人,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学生,也是我唯一的爱人……”
萧郁静悄悄的离开,段泽睡的很沉,床前一屏湖水色帐幔,掩盖了背后的万千温柔。
转眼又第二年桃花开,段泽十九岁。
萧郁以乡试解元的身份被选中进京会试,段泽亲手准备车马轿辇,银子带了一盒又一盒,生怕他在路上受委屈,临行前一遍遍嘱咐,上京来回半年,萧郎要保重身体,莫忘了时时寄书信回来。
萧郁淡然以对,跨马而去,白衣在风里翩跹,马蹄扬起一路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