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怪就怪在这儿呢,裴大人从前打算子承父业学医的,十六岁才开始读书。
”
永嘉在墨池中润着紫毫笔的动作停了,惊讶道:“十六岁?那他五年就考出探花郎了?”
小德子道:“是啊!所以裴大人的乡里人都说他是个奇才。
”
“有一件事奴婢不晓得真不真,裴大人好像不是裴家的亲生儿子,说是从远房亲戚那儿抱来的。
裴郎中他媳妇过世得早,没留下一儿半女,老郎中没打算续弦,恰好裴大人他亲爹娘都死了,就过继来了。
”
永嘉问:“远房亲戚?”
“庄子上种地的清苦人家!裴大人福气也好,要是跟着亲生爹娘的话,如今就是种田呢!”
永嘉不置可否,只道:“倒真是寒门出身。
”
小德子继续道:“.......裴大人养完病回了京,就常去秦王府走动。
说是裴大人棋艺精湛,皇上爱和裴大人下棋.......裴大人同萧家有没有仇怨,这件事.......皇上登基之后裴大人弹劾了好多人,多是先太子爷的门人......”
手上一截老树的枝干初显了形,永嘉道:“他做这些事是讨皇兄的好,想来能平步青云,大半是因为如此。
”
小德子絮叨完了政事,开始絮叨裴清的私事。
“.......那时候春闱放了榜,好些大人们都想榜下捉婿,吏部王侍郎就想把自家三小姐嫁给裴大人,但是被裴大人推拒了。
”
“哦?”永嘉这才抬起头来。
出身寒门的学子,巴不得在初入官场时能攀个高门大族的岳家。
王家不说显赫,但好歹是正三品的大官,又是文官清流,裴清竟然推拒?难道他那时候就立志尚公主了不成?那也太早了吧。
小德子解释道:“裴大人说自己初入官场,还没能正本立身,想先好好读书做官,过一会儿再娶妻生子。
奴婢瞧着,这话就是个幌子嘛!现在做官的都喜欢标榜自己清正。
”
“沽名钓誉......”永嘉低了头,继续绘着画。
可朝中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