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首页
    代的印记,如此,作为代表人物,赵学文与那群孩子就迈出了在这个小城走向青春的第一步,开始不屑。

     赵学军在内心世界,用一句话来形容大哥的转变:日子好了,闲的蛋疼。

    当然,在他内心世界还有一层感悟:只有日子好了,才有权利闲的蛋疼。

     二哥出走后,在第三天被人抓了回来,还是记忆里的那个老地点,还是那群倒霉孩子。

    这次出走,将赵学兵的人生推向了高峰。

    那天他被派出所送回来,父亲脱去皮带,将他吊在房梁上准备抽。

    皮带没挥起来,家里冲出两个人。

    奶奶举着拐棍先把赵建国抡了一顿,说的话那是红楼梦的原版:你要敢打他,就先打死我!看样子,天下的老祖宗都是一样的。

    赵学军搂住爸爸的腰,一声不吭。

    已经吓破胆的赵学兵先熊了,他尿了裤子,后来……又拉裤子上了。

    那大山上,就是一口凉水就一口面粉,不拉稀才怪呢。

     自从二哥回来,失而复得的父母看上去是恨不得他死了,其实,只要每天赵二上学,爸爸就会悄悄的跟在后面,等到放学的时候,又悄悄跟在后面,看着他玩,看着他跟一群孩子吹自己的探险记。

    如果赵建国忙,高橘子也会放下单位的事情,悄悄的跟着二哥。

    为了这个儿子,高橘子把工会的工作调动到了工艺品厂,等到赵学军知道母亲调动的事情,一切已经是定然,无法挽回。

    用的依旧是那个老理由,工作清闲,多拿十块钱。

    这一辈子,赵学军终于知道,都是因为这个离家出走的二哥,母亲才选择了那个可以随意迟到,早退,无关紧要的小单位。

     “军军,这是跟奶奶去那里呢?”邻居的阿姨,亲切的跟蹬着三轮车的赵学军打招呼。

     “阿姨,我跟我奶奶去听书。

    ”赵学军停下车,有礼貌的打完招呼,骑着三轮车带着奶奶远去。

     奶奶更加老了,因为过于清闲的生活,她将所有精神与精力都用来挑剔周围的人,这老太太,现在生存的目标,就是一个。

    给周围人不自在,提醒自己依然健在。

    母亲不管怎么做,她都是不满意的。

    上次检查身体,医生说,老太太竟然得了膀胱炎。

    这令赵家人十分意外。

    老太太得膀胱炎的原因很简单,城市里的厕所是公共的,没有适合老太太的蹲位,年纪大的奶奶,无法如别人一般蹲下去解决生理问题,她蹲下,有时候根本起不来。

    为了不拖累别人。

    她只好不喝水,有尿也是憋着。

     没奈何之下,家里偷偷开了家庭会议,决定给老太太找一些事情做。

    在万林市周边有十多个县区,而这十多个县区一直有着特殊的传统,就是无论婚丧嫁娶,老百姓都会请一些民间艺人来说书,这种说书前几年是禁止的,这一两年,这种民间艺术又慢慢的复兴起来。

    赵建国回忆,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每次知道邻村说书,都会用刨花油将头抿的油亮,每次去了不听完最后一本是不回家的。

     有事做,常活动,这对老人很重要。

    就这样,赵家人,甚至一些邻居和同事都慢慢的打听起附近村子,那里有说书的。

    一旦得了信儿,就会告诉赵家人。

    而赵家人得了信之后,会去部队找王路叔叔,从部队后勤借一辆三轮车由家里的孩子们骑着送奶奶去听书。

     现在,赵学文叛逆了,赵学兵正在监控期。

    于是,赵学军就很欣然的接下父母给的任务,骑车送奶奶去听书。

    他对哥哥们的情况并不着急,因为每一段青春都是腐朽的,在那里,有着大把的时间可以犯错,也有着最最奢侈的机会,可以改正。

    他愿意以自己的脊梁为父母支撑一些什么,他愿意给哥哥们更多的时间去开心的走完自己的少年时代。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小私心在里面。

     将三轮车骑至村落的舞台前,将长条板凳放置好,先扶着奶奶去了厕所,再给奶奶叫上一碗热呼呼的丸子汤叫老太太捧着。

    赵学军走到放置三轮的那棵大树下,铺开一张白纸,将一些文具摆开。

    铅笔是跟办公室的姐姐要的绘图铅笔,还有成盒的大块绘图橡皮,崭新的十大本印有万林市政府的稿纸。

    白纸的一边写着:稿纸五张换小钱一枚。

    橡皮换小钱五枚,铅笔换小钱十枚。

     小钱,就是指铜板。

    虽然在破四旧,大炼钢铁的年份,许多铜板被成车装了炼化。

    可是华夏民族,泱泱大国,短短十年,怎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