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首页
    的嫡长子,年少成名,惊才绝艳。

     但其实不然。

     母亲是前朝天子为了稳固戚氏赐婚给父亲的,在此之前,彼此都有心上人,成婚之后更是一对怨侣,没有世人以为的琴瑟和鸣,更没有相濡以沫,只有与日俱增的相看两厌,父亲更是在和母亲成婚后的第二个月,就悄悄将心悦的娘子接回了府中,戚照砚出生不到两个月,父亲的侍妾便为他生下了次子,于是厌乌及乌,愈发不待见他,母亲也不例外,在他面前,从未有过慈母的一面。

     他七岁那年,母亲因为生妹妹难产,但还好,还给他留下来了妹妹。

     或许是母亲的死让父亲心中有了些许愧疚,又或许是因为妹妹不会抢了二郎的风头,戚绍对妹妹,倒是比对他要和蔼一些,妹妹的性子明媚热烈却又不骄纵,像个小太阳一样,戚照砚常常想,若是没有妹妹,他真不知自己是如何在戚家撑二十余年的。

     好在他勤学不殆又天资聪颖,即使戚绍不喜欢他,他也在十七岁那年,因为一篇《怀萧鼓赋》得了天下第一名士周冶的青睐,并将他收作了唯一的学生。

     周冶于他,既是老师,亦如父亲,他也甚是感激,甚至连他的表字,都不是戚绍取得,而是周冶给他取的“观文”。

     梦中的画面忽然一转变,耳畔又回响起卢峤的那句“她独自一人去了檀州后,再也没有回来,和你当时一样,杳无音信。

    ” 当时战乱还未平定,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在黄沙漫天,几乎和靺鞨人短兵相接的檀州,会发生什么,戚照砚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想的,但又为何会杳无音信? 他恍然惊醒,一大口喘气,便会扯动身上的伤口。

     额头上全是汗珠,身上的亵衣也已经被浸出来的汗水打湿,他好不容易平复了呼吸,却听到了外面有人叩门。

     “有人找。

    ” 话音落了,直房的门便被从外面推开了,寒冷之气便夹杂着风雪进来了。

     戚照砚朝着门外看去来人正是他的老师周冶。

     他一时顾不得身上的伤口,匆忙掀开被子,翻身下榻,强忍着身上的伤痛,和周冶拱手。

     周冶上下扫了他一眼,问道:“为什么要回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