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

首页
    照砚沉默了一瞬,而后缓缓抬眸,正视着荀远微,道:“不想。

    ” “为何?” 戚照砚将手中的杯盏搁在一边,扫了眼杯盏,方才浮在水面上的那片茶叶颜色深了些,又沉了下去,他敛了敛衣袖,并不看荀远微,“因为戚照砚已经死在了三年前的檀州,如今坐在殿下面前的,只是秘书省的戚郎君,从前的事情,于臣而言,都不过是前尘旧梦。

    ” 荀远微听了这话,只觉得喉头一哽,她蹙了蹙眉,看着戚照砚,说:“那倘若陛下下旨让你去做吏部考功司的员外郎呢?” 戚照砚动作停了停,不答反问:“臣只是不明白,到底是什么让长公主殿下这般执着于让臣来主持这次贡举?大燕朝中并不乏德高望重之人。

    ” 荀远微毫不犹豫地接上了他的话,“但没有比你更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了。

    ” 戚照砚转头,将目光轻轻落在荀远微身上,道:“敢问殿下会认一个满身泥污的人作为老师吗?” 如若他主持了这场贡举,在他手里进士及第的士子都要拜他为座主,尊称一声“老师”。

     荀远微勾了勾唇,“原来你还在意自己的清名,戚观文。

    ” 戚照砚全然没想到荀远微会称呼自己的表字,稍稍蜷了蜷手指,语气中辨不出心绪,“不在意。

    ” 荀远微没有理会他方才这一句,继续道:“那就查清楚当年奚关檀州的事情,查清楚当年在京中是谁非要置你于死地,洗脱你身上的污名。

    ” 但她没有想到戚照砚仍然没有抬头,只是说:“没兴趣。

    ” 荀远微闻言,免不了怔了怔。

     她忽然明白过来,埋在戚照砚心底的这根刺,并不是自己三言两语就能拔出来的。

     远微想起来自己在客栈的时候,听见那些士子议论的时候,提到过一句“周冶临死前都不肯认他这个学生”,她这三年一直在武州,长安和军饷与番上(1)无关的事情,鲜少关注,周冶什么时候死的,又是因为什么死的,她还真是毫不知情。

     看来后面得将前几年的卷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