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3章

首页
    理解。

     就拿‘改良水稻基因’这个任务来说,协助本土人员研制亩产2000斤的杂交水稻只能判定为b级,而挽救药柿却是个s级的任务。

     这只能说明,在app的判定之中,药柿的价值绝对比亩产2000斤的水稻要高。

    至于具体高在哪儿,就是接下来项晓芽的研究课题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将药柿的这颗种子救活。

     黎国农业不算发达,绝大多数人都在研究主食庄稼或者更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对柿子这边的探究实在是少得可怜。

     所以,当药柿的存在被项晓芽准许上报给南辰之后,在场的司农寺相关官员都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柿子这玩意儿对黎国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作为食物还是观赏作物,它的价值都毋庸置疑。

    它们的栽培方式多以嫁接繁殖为主,在黎国,关于柿子相关的农业发展,也以此为基础延伸的。

     说白了,就是黎国的农事官们或许知道嫁接何种树木会让柿子变得更甜,产量更多,毛病更少,但是如何从种子开始培育,他们的经验并不多。

     这不能怪他们不研究,实在是柿子这玩意的生长周期太长了。

     从种子埋入地下到发芽成苗就要花费一到两年的时间,而且还对周围的环境有着严苛的要求,除草施肥定期排查是否有了病虫灾害,若是周围的环境或者温度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前头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白费了。

     而种子发芽成苗之后,想要从幼苗长到挂果的阶段,保不齐又是一个三到五年的时间。

     这期间,除草防虫施肥样样不能落下,讲究的就是一个熬字。

     花个六七年的功夫,就为了种植柿子,这关是回本就不知道要什么时候。

     即便是嫁接,那也要三四年才有结果,这个周期实在是太长了,他们这些搞农业的里头本就有一大堆被塞进来镀金占位置的纨绔,哪儿抽得出精力放在研究柿子上面? 就如今农学院和司农寺的柿子相关研究资料,还是当初李悦种植了这片柿子林后,旁人以为仙人对柿子感兴趣,从而跟着花费精力投入其中才有的成果。

     因此,项晓芽这边都带着药柿的种子回了红霜楼,把自己关进实验室里开始鼓捣的时候,外头的农事官们还在相互推搡着,不愿意去仙人面前丢这个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