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把熟的摘了放回堂屋,剩下的及时排水没有淹着,现在也好好的。
洗洗刷刷,忙忙碌碌,都没怎么歇着。
一天太阳暴晒下来,被子椅子晒干了,屋子潮气没了。
傍晚沈卓回来,搬梯子上屋顶,仔细盖上新瓦。
又把凉棚重新打好。
看着一切恢复了干净整齐,两人才松了口气。
中秋平平无奇地过去了。
因为今年的暴雨洪灾,大家都没有心情过中秋,忙碌在重建或者修整屋子、抢救菜地的事情中。
就连叶欣和沈卓,也没来得及赶集买月饼,只是把自己种的葡萄剪下来吃吃就算过了。
中秋过后,叶欣才下村里走了走。
先是去知青宿舍看看情况。
知青宿舍也屋顶漏水,几间屋子都漏。
女知青还好只有三个人,挪一挪,挤一挤,床和被子起码没有淋湿,不影响睡觉;男知青屋子有五个人,就比较挤了。
不过墙体没事,不好不坏吧。
也因为这事儿闹得大家很烦躁,期间吵了几架,谁也不开心。
叶欣下去的时候,还听到几人在抱怨。
“乡下就是破烂,城里就不会这样!”
“潮湿得我皮肤都长红疹了,真是受够了!”
“郑文文可真是好运,走得及时,不用在这里受苦!”
“要不怎么都想进城呢?还是想想办法,早点离开吧!”
叶欣默默听他们抱怨完了散开了,才去找江静雨说了说话。
江静雨也是一脸的疲惫和心累,“唉,进城难,我看离开宿舍另起屋子生活到容易实现些。
整天看他们丧气冲天的,真难受。
”
叶欣只好安慰了几句,“又是灾祸又是天热,大家难免烦躁。
这阵子过去就好了。
天气凉下来,大家也会冷静下来的。
”
江静雨道:“只好这么想了。
”又问问她:“你家情况怎么样?你家在坡上,感觉危险些,我总担心雷劈了树砸到屋子。
”
叶欣道:“倒没有这么严重,只是一些瓦片坏了。
已经修整好了。
”
离开知青宿舍,她又往村子东边走,去看看别人。
主要是想去看金忠国和唐博雅,但是路上经过李光明家,见他家墙壁湿了好大一块,经过这两天天晴还没有干透,看来漏水很严重,都浸透了。
他家屋子本来就破旧,这么一看,真是让人忧心。
她就忍不住走到门口,喊李光明。
李光明在屋里呢,听到她声音很快出来,“叶姐姐,你怎么来了。
”
叶欣见他好好的,放心了,又见他面带愁苦,问:“我来看看。
你家怎么样?我看墙湿了,屋里漏水是不是很严重?”说着她鼻尖还闻到了中药的味道。
李光明说:“还好,屋子没有塌。
漏水的地方光荣哥也帮忙补好了。
就是爷爷不大舒服,咳嗽,这几天都躺在床上。
我刚去医疗站买了药回来,给爷爷煎呢。
”
叶欣微微皱眉,“爷爷病得严不严重?”
李光明挠挠头:“还好。
光耀哥来看过,说只是感冒,跟以前一样。
吃了药就会好的。
”
叶欣才放心了,让他回去继续照顾爷爷。
回头要走的时候,看到旁边吴艳云正看过来,她也过去打了招呼:“你们家怎么样?”
吴艳云叹气道:“其他倒还好,灶房被淋得不成样子,这两天才晒干了。
”
叶欣看看他们那个简陋的小耳房,也就是比当初沈卓家那个小木棚好一点,又矮,大雨一淋,肯定很糟糕了。
只能说:“以后慢慢建牢固些吧。
”
吴艳云道:“是啊,正跟李光荣商量呢。
”
说着,李光荣就从屋里出来,看了眼叶欣,又收回目光。
叶欣告辞,继续往前走,去看金忠国和唐博雅。
他们那间屋子果然塌了一半,断壁残垣中,看到他们进出——他们竟还在那倒了一半的屋里生活!
两个老人也没办法:“咱们也没钱起屋子,队里还要照顾别人呢,咱们是外人,当然排在最后。
”
又连连叹气,“唉,真是天灾人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