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8章

首页
    他再次出现在自己生活里,绝对不是巧合,李秋屿警觉,他知道他想做出些什么,并会坚定不移付出实践。

    确实如此,赵斯同上次见过明月后,找到那文章,这是个农民家庭的孩子,他莞尔着对杂志自语:师哥啊师哥,你什么时候跟劳动人民走这么近了? 这是个谎言。

     李秋屿想着赵斯同时,他在子虚庄。

     人正收麦子,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收割机运作着,非常壮观的农忙,赵斯同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无尽的麦田,一块连一块,没有边界,他是个感觉特别发达的人,他要为农民的土地落泪了,完全是因为壮观,一种大的景象,这让他心潮澎湃。

    视线毫无阻隔,极限在天边,天的尽头。

     金色的海洋,金色的世界。

     这一刻,最伟大的画作也只是对这自然痴心妄想的模仿了,赵斯同非常喜欢眼前的景象,他用一种审美的,不事生产的目光去欣赏着,要击节赞叹,多么伟大的色彩! 色彩里头的农民,一个陌生的群体,他们是点缀,赵斯同微笑看着一切,他很快嫌收割机破坏了这种美,太机械了,机器不该争夺自然的本真,应该让农民靠手靠脚劳作,来维护这种美,必须有农民,才能叫美延续下去。

     他们还必须有刀刻一样的皱纹,古铜一样的皮肤,健硕的大腿,呈虎踞龙盘之势,穿梭在色彩里,才能和这样完美的大地匹配,吻合,是美必不可少的因素。

    该死的收割机,工业化真是败坏,赵斯同深深遗憾。

     他用几根烟,立马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了。

    几个老汉,争先恐后问他想打听什么,非常热情。

    赵斯同带着和气的笑,他跟这些人闲说几句,便明白为什么这个群体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本质愚蠢,短视,有点小聪明,兴许能在实际生活中搞到点小便宜。

    土地是美的,但土地上的人,只是一根烟的价值。

     明月的家庭情况,他摸查清楚了,非常适合当新闻的主角,糟糕的出身,励志的经历,是当代农村学子的最佳成长模板,太正面了。

     “李万年没福气,他家要出人才,看不到啦。

    ” “杨金凤有福,卖豆腐将来供出个大学生。

    ” “那可不是她供的,这是命里的事,哎嗨,有贵人缘,啥事不成?” 赵斯同微笑不止,他听农民说话,想象李秋屿当初如何在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