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是随波逐流,人说学理好,便选理,等到要考大学,人说选什么专业好,便选什么专业。
好像人的目标,不是出于自己,而是社会、这个时代所要求的,随波逐流会轻松一点,不用太费力,选一条大家都已经验证过的路,更加安全。
明月不知道算不算随波逐流,但理科同样为她所钟爱,她跟李秋屿的沟通,增强了她的信心。
周末天气非常好,是五月的好,日光没那么毒辣,树下阴凉,到处都干干净净的,又恰逢母亲节,路边有卖花的。
秦天明本要跟她一块去书店,因节日的缘故,又回去了,给她妈妈过节。
明月以为乔老师也要回去过节,乔老师家远,回去不方便,再者,乡下做人妈妈的老妇人,是不知道母亲节的,没人给她们过。
书店很多人,作家签售卖书在一楼,他坐台子上,翘着二郎腿,十分潇洒,大约是中年人的样子,明月觉得他头发也不大干净,油油的贴头皮。
她晓得他有一定名气,头发油了,便是不拘小节。
前头摆了两行凳子,给观众的,坐不下的统统站在那里,好些学生,连小学生也挤里头,被大人牵着手。
明月见到了张蕾,跟同学一起,这也不出奇。
她们过来跟乔胜男打招呼,一同等待起来,主持人笑着开场,说些客套话,大家便鼓掌,很热烈,这作家的书明月没看过,倒先见真人,莫名觉得失望,他样子平凡,谈吐也很普通,一时半刻叫人领略不到他的风采,这人可不如李秋屿,但凡异性,她总爱拿李秋屿比较。
作家应该把自己藏起来,好叫人想象,明月盯着台上人的脸,他跟读者们互动起来,请人提问,提问的人很激动,语速是快的,声音颤抖,问作家这本书想表达什么。
明月偷偷看乔老师一眼,她很投入,张蕾在她身旁,两人挨很近。
明月悄摸离开人群,先去了二楼,因为作家来,二楼人很少,有个区域在做打折活动,上头立着牌子:每册1元-10元。
她弯腰找书,看到一本《鬼》,混在什么思想史、100道美食菜谱里。
李秋屿有这本书,她尝试看过,开头啰嗦的要命,人名又长,叫人无法看下去,明月再次拿起它,随便翻着,一段话撞进眼睛里:
“如果有上帝,那么他要怎样就怎样,我无法违背他的意志。
如果没有上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