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呢?公主与太子是一母同胞,将来太子总有君临天下的时候,你的穷通贵贱,只在他们姊弟手中。
我倒看你聪明不聪明!”
王鹦鹉一时没有悟过来,谢兰仪也不等她悟,笑道:“现在公主尚未下嫁,你好好收敛着,将来一鸣惊人,怕没有你发达的时候?不过,贵人家规矩多,你有不懂的,公主回宫归宁时,你尽管来问淑妃娘娘和我,我们自然要指点你富贵。
”
王鹦鹉喜上眉梢,磕头称是,之后领了潘纫佩的赏赐,乐滋滋出去了。
潘纫佩这才扭头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呢?”谢兰仪道:“我与淑妃娘娘一心,将来娘娘总知道我的苦心。
”潘纫佩素来唯谢兰仪马首是瞻,也不多问,只管点头应了下来。
她们又聊了一会儿其他事情,外头小黄门在门口通报,刘义隆驾临,潘纫佩见谢兰仪皱着眉头又想回避的样子,一把扯住她说:“你别走!孩子都生了两个了,对陛下还是一副冷脸啊?何必?”又道:“还是你在我身边我踏实些!陛下现在老和我谈刘英娥和刘劭两个小杂种的事,我又不懂怎么处置,又听得不舒服,临了还要被陛下笑话几声,真是难受死了!你好歹陪陪我,也算是咱们姊妹的情意!”
她这厢哓哓地说着,外头刘义隆已经进了殿门,潘纫佩一拉谢兰仪的袖子,谢兰仪没奈何,跟着她一起到门口迎接、参拜了刘义隆。
刘义隆确实是为两个“小杂种”的事来的,见谢兰仪也在,也没有忌讳,开口对潘纫佩道:“英娥的事叫你辛苦了。
这是朕的第一个公主下嫁,出降的又是王昙首的儿子王僧绰,一切礼制虽不欲奢侈,但也不能简慢了。
”他停了停,又说:“太子也别居东宫,十二岁了,朕也在物色世家的女郎,早早为他毕姻吧!”
潘纫佩忍不住问:“那,阿濬呢?他只比太子小四岁罢了。
”
刘义隆“哦”了一声,才冷淡地说:“既然是诸王,自然和以往的例子一样,满十岁,就之藩。
”
潘纫佩不由想掉眼泪,被谢兰仪扯了扯披帛才刻意忍住了。
谢兰仪道:“太子不过十二岁,还是个半大孩子,早早婚娶,未必有利。
”
刘义隆不信任地瞥瞥她,笑道:“他发育得好,虽然十二岁,已经很高大了,喉结都长出来了,早点成婚,早早生出世子,天下人也就心定了。
”
谢兰仪冷冷笑道:“陛下如此为太子打算?太子出东宫,只怕无力左右那许多家臣。
”
刘义隆倒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