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章

首页
    刘义康默念着谢兰仪和他讲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心悦诚服地点点头:“是!我又性急了!檀道济圣眷正隆,陛下又想倚靠他,不弄出个像样的罪名,只怕也扳不倒他!” “徐徐图之。

    ”刘湛成竹在胸,还是那句话,“我一直追随在陛下身边,深知他的性情、为人。

    陛下是雄猜之主,越明着和他说谁不好,他心里疑惑越重,反而要冷眼旁观一阵,再慎重定夺。

    反倒是人人都夸好的,陛下又会生疑,不定会起反念。

    殿下可明白下臣的意思?” 刘义康并不是笨人,连连点头称赞。

     很快,建康城里流传起无数夸赞檀道济的话,又是类比谢安,又是类比王导,反正均是拨乱反正、救国危难于水火一般的英雄人物。

    渐渐的,又有说他像司马仲达(司马懿)的。

    这个夸赞,入了皇帝刘义隆的耳朵,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自三国争霸日起,权臣一个紧接着一个,有膨胀到极点而化为飞灰的,也有登临至高而一统天下的,自司马篡曹魏,皇帝与权臣的争斗几乎一直未停息,此起彼伏,惹出了多少风波故事。

    而刘宋自己,实则也是起源于权臣——宋武帝刘裕,从巷陌无赖,倚借军功做到了高位。

    而后功高震主,废立皇帝如同儿戏。

    司马氏退让至极,最后干脆禅位,可是刘裕一不做二不休,还是杀掉了晋朝末代皇帝,平复司马氏王族的叛乱。

    这个至尊的宝座,亦是踩着别人的头颅一步步登上的。

     这样子起家的刘宋,对门阀森严的士族始终有着戒备,琅琊王氏被挤压得低调从事,陈郡谢氏被诛灭得所剩无几。

    然而寒门小族又无能撑起风雨飘摇的乱世光景,皇帝的心思,自然是“疑人须用,而用人须疑”了。

    刘义隆动心忍性而耳目聪慧,可是心底里源自孤家寡人固有的那种疑心也每时每刻都伴随着他。

    这“司马仲达”一说,着实让他开始忌惮起檀道济了! ****************************************************************** 潘纫佩这日在皇后身边服侍了一日,站得腰酸背痛回到滋畹苑,忍不住要问侍女:“阿寿,今日陛下那里可说要来?” 阿寿道:“回娘娘,奴倒是问过了罗中使,说今日陛下甚是忙碌:春稻新值,陛下意欲学古时帝王亲耕,为天下黎民做榜样,以求年年丰收,百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