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间,她也跟着这座城市一起习惯着潮湿与雨天。
交换只有一年时间,这一年里,她和陶西约过好几次见面都因种种意外搁置。
反而,在ucl交换结束的最后阶段,迟漪意外见到了sarah。
那天是在v&ampa博物馆。
迟漪碰巧过去赚外快,给一行法国人当宝石馆的翻译解说。
结束后,路过馆内咖啡厅,迟漪碰见了sarah和她当时的男友。
一行三人约着去附近餐厅吃晚餐,迟漪才得知sarah毕业后接受了伦敦一家传媒公司的offer。
席间,sarah饮酒后主动谈起自己的失败经历,有那么大半年,公司嫌她不赚钱,差点就要雪藏起来,最难时,连一盒烟钱都摸不出来。
家里不提给她帮助,sarah就自己主动出击,各种找机会,才得到一次登台演出的机会。
而这一次,算是保住了她的音乐生涯。
这年代,谁又不为几两碎银而折腰。
迟漪当时想,如果是她,可能会选择放弃的,她曾一直坚信,她人生里的容错率小到几乎为零,所以她才不敢走错一步。
而sarah与她不同,她守住了自己的初心。
得知了迟漪现在专业,道别前,sarah又给了她一张名片,是一家在业内富有名气的猎头联系方式。
“celia,如果你不讨厌伦敦的雨天,不妨在走之前联系一下名片上这位lady。
我保证,sheissocute。
”sarah回眸同她一笑,“我很期待,以后周末,可以与你约会。
有机会,也想见一见我们第18区第一女贝斯的风采。
”
夜风狂作,卷过泰晤士河面吹至岸边,拂乱了女士们海藻般柔顺的长发。
漪站在风里,拢紧了深棕色风衣领口,向着的士里那一对恋人挥手道别。
英国正值夏令时,天黑得很晚。
回到公寓已经近十点,落地窗外天还半亮着,迟漪洗漱完,接了陶西拨来的视频,两人聊了下最近生活,最终还是绕不过是否要回国就业的问题。
陶西是家中独女,父母一位从商还算风生水起,一位投身教育,桃李满天下。
两位在教育观念上保持一致,对女儿的选择统一战线是无条件支持,任她独立做主。
正因如此,在对未来大方向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