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他竟然就那样拿着一份带批注的word和一份ppt愣是无中生有地编了好些东西出来。
明明立项组老师问的问题他们完全没准备,可是许寒山胡说八道的时候那表情也自信地像是在ted演讲。
不得不说,会胡说八道也算是一种天分。
立项之后,他们除了可以参与创新活动拿实践学分,还可以拿着同一个题目申报另一个名目不同的寒假实践项目。
这是他们专业的传统做法,后者进度依赖于前者进度,区别在于前者要结项是真的要做出点成果的,但后者混个名头就行。
因此,有一些大一的新生会找关系好的学姐学长,在后一种项目申报中混个名头,轻松拿半个学分。
学姐学长也乐得找几个做低级检索和数据劳工的帮手,所以两相便宜。
他们的项目组需要三个大一的学妹学弟。
何燕然带了一个她熟悉的学妹进来,许寒山也带了一个学弟进来,最后一个位置……
给了齐鹤。
何燕然给自己认识的所有为人算是靠谱的学妹学弟都发了消息问要不要过来,齐鹤是第一个回复说要的。
之后其他的学妹学弟都陆续回复了消息,有的来有的拒绝。
他们一起筛选了一下,权衡之下还是选了齐鹤。
其他人都对此没有什么意见,只有许寒山在听到齐鹤的名字的时候眉头皱了一下。
他暗中怼了怼江如鸣的胳膊,小声跟她咬耳朵道:“广州塔?”
江如鸣也小声跟他道:“……别瞎起外号。
”
许寒山又问:“你们都跟他很熟吗?他什么来历啊?”
江如鸣:“还行吧。
不过你这是什么问题呀?又不是孙悟空,哪有什么来历?”
许寒山似乎还想问什么,但最终闭上了嘴,自己坐在椅子上扶着下巴深思,罕见地露出了一点严肃感。
齐鹤不说能力有多强,至少听话是真听话,留下去的任务总是第一个完成的,而且质量过关。
因此他很快就赢得了组里那些跟他不熟悉的人的好感。
由于分给他们的任务比较简单,所以别的学妹学弟都是网上交流,没有线下见面的必要。
但齐鹤总是抽时间跟着来线下讨论,还真的会参与。
这其实吃力不讨好,因为他就是混暑假实践的半个学分的,深度参与研讨对他没什么好处,因为申报的创新活动怎么都不会加他的名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