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423节

首页
    翰林,再六部,封大学士,再占一部堂官的名头,可以入阁,做个辅佐之臣。

    前途偏一点的,可以到处混一混,然后再回翰林院,看能不能熬到院长,这个官职不高,名声不显,却是极为清贵极为重要的职位。

    国子监不建议去,大多都是权贵之子,他应付不来。

     如果不计较前程,还可以走更偏门的路子,去当史官。

    三元及第的状元,走史官的路子,是极偏门的。

    若非犯错、主动调任,很难担任。

     谢岩自知没有办实事的才干,可以稳中取重。

    先在翰林熬资历,再去礼部办些差事,激流勇退,不占礼部堂官之位,让后来者居上。

    找机会回翰林院,往大学士上奔。

    这会很慢,但很稳妥。

    以他的追求来说,不高不低的官职也够用了。

     稳中求贵的路子是升任最快的。

    入阁不容易,出阁却简单。

    来回倾轧,你争我打的,站对地方办对事,顶替一个位置不是问题。

     史官么,就不讲究什么升迁升任、清贵前程了。

    低调、内敛,不起眼,如无意外,会是非常平庸的一生。

     谢岩想回翰林院。

    兜兜转转还是翰林院,他喜欢看书修书,这个职位也确实够用了。

     能入翰林的都是很会读书的人,他在那里也能找到许多志同道合的人聊学问。

    前程浅了些,对他来说足矣。

     崔老先生点点头,“我想着也是这样。

    你到时就多找找你二哥,他挺喜欢你的。

    老大么,就不必去了。

    他为人奸猾一些。

    你跟他多打交道,我不放心。

    ” 谢岩抿唇,说了他上崔大哥家拿了很多书的事,崔老先生没改口。

     “这不算什么,他跟你逗着玩。

    你以后不用经常找他,过年过节拜访一二就行了。

    ” 这天,他难得在崔府留饭。

    饭后,崔老先生让他不用再来了。

     “你上任有日子,抓紧回乡吧,上京之时不用过来,没空见你。

    ” 谢岩给他磕头,又得了两只长命锁和两对小手镯。

     他眼泪都憋不住了,“我还没给你送过好礼……” 崔老先生哈哈笑起来,“穷小子一个,不差你那点孝敬。

    ” 临近分别,他讲了个俏皮话,“你这张嘴,以后会得罪不少人,到外面别说是我教的。

    惹得起的,就是你二哥教的。

    惹不起的,就是你大哥教的。

    ” 谢岩应下了,说:“我去京城上任的时候,会从府城走,到时我带我夫郎和孩子过来看你。

    ” 崔老先生没应话。

     他今天回家晚了些,出了大门,还回头看了好一会儿。

     他大致能懂他师父的老年生活为什么会这么孤独,人登上过高峰,拥有过足够大的权力,往来便都是利益。

    他无心应付了。

     家族随之登高,不进则退。

    连小辈都没办法松懈,要在名利场里泡着。

     崔家两个儿子,和他父亲差不多年岁。

    孙辈也就跟他差不多大。

     年幼时,他师父尚可教导。

    长大以后,留在父辈身边,会比留在年迈的爷爷身边好。

     他想着想着,又一次哭了出来。

     师父让他别再上门了,他在返乡之前,保持着相同的习惯,每天要来上半天。

     门房不开门,他就在外候着。

    初夏的季节,算不上顶热,熬到中午,烈日当头,也很磨人。

     老人家心软,又放他进屋。

    看他又是骂,说他不听话。

    谢岩自然要顶嘴,跟他犟着争两句。

     在府城的日子,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