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368节

首页
    再后来,他遇见了陆杨。

     那样热烈的生命,跟他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恶劣的家庭条件,极端差劲的村邻关系,一堆糊涂烂账,内向软弱的娘,还有一个扶不起的男人。

    天冷,粮少,银钱不多。

     嫁到这样的人家,陆杨一句抱怨都没有。

    遇事就解决事,遇人就解决人。

    事情难办,就拆了缓一缓。

    人不能耗在那些烂事上,他们要挣钱、要攒钱,要往县里奔。

    陆杨定下的首个目标,是他的束脩。

     陆杨常问他为什么喜欢悄悄扒着门框偷看,他总不说。

     他开始是带着些观察的心态去看的,好奇陆杨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有力量感,也害怕失去,见到人,心里才踏实。

     后来变了,他就是想看陆杨。

    见到他,谢岩也感觉到了某种力量,被他影响着,心里枯败的情感都在萌芽。

     谢岩那时候能帮上陆杨的,就是揉面团了。

    他手上的劲大。

     水烧开了,谢岩把火灭了,倒些水出来,再把案板架到锅里。

    盖上盖子,借着这个温度,加速醒发面团。

     多的热水,他拿来洗洗脸。

    洗了脸,他愈发精神了。

     谢岩打算蒸一锅“月饼馒头”。

     洗过脸,他在考巷里走走,找其他书生借了蒸笼。

    带蒸笼的考生较多,他们带些花卷馒头进来,烧一锅水,把花卷馒头蒸上,就能吃个热乎的。

    水能拿去洗脸洗脚。

    简单又方便。

     谢岩带的简单,没想自己做几顿饭。

    想少拿东西,大不了都买着吃。

     他比比蒸笼大小,挑了几个能叠放的留用。

    取水清洗后,看面团醒好了,再揉一揉,就用蒸笼分面团,然后揪剂子,一个个的搓圆按扁,像个月饼的样子。

     上锅蒸熟,他给人发月饼吃。

     做得小,人多,一人只能拿一个。

     要是有人不要,谢岩就多吃几个。

     这些考生看着他忙活,见他吃了,才敢下嘴。

     很多人只是客气着收下,并不吃。

     谢岩不管别的考生怎样想,他心里敞快了,脑子里也松了,不再那么拥挤了。

     他一直认为他是聪明人,学什么都快。

    但其实他也很笨,碰见事情,都是套用经验,想不出多的创意。

    也多是笨办法,需要一次次去尝试,要用很多的时间去印证。

     陆杨常说他呆。

    他已经知道他为什么呆了,想得比做得的多,就会呆呆的。

     谢岩摇摇脑袋,今晚睡得特别早。

     天上的月亮他没看,他缩着身子,躺在木板上。

    面前是一盒只剩个盒底的薄荷膏,怀里是陆杨给他做的护膝。

     他闭着眼睛,一篇篇背着文章。

    他不需要背完,就像写在纸上的笔记一样,背到一半,有了想法,他就顺着想法拐个弯儿,思绪能飘得很远很远。

     次日清晨,第三场开考。

     谢岩早早收拾好考棚,神清目明的等待答题纸。

     场外,陆杨在家,有一场漫长的等待。

     等待难熬,陆杨去了一趟金佛塔。

     他在里面游逛了一圈。

    这时候没有闲人逛寺庙,他的存在很异类。

     陆杨在塔下驻足很久,最终没有进去拜一拜。

     他不拜佛了。

    谢岩能成,是因为谢岩用功且努力,和他拜佛不拜佛,没有任何关系。

     繁华的省城,在他眼里只剩嘈杂喧闹。

     这里的生意种类多,大抵跟府城差不多。

     两个离得如此近的繁华之地,除却城市规模,其他的地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