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峰下马,跟他们说:“大生意来了!”
陆杨家也不回了,跟着他们夫夫俩进屋。
黎峰一天没怎么吃喝,晚上到家,陆柳围着他招呼,上菜的功夫,黎峰就把洪楚的订单说了。
今晚的庆功酒,每桌都上了菌子菜。
拿到彩头的客商就算了,别家老板吃着喜欢,有可能会去码头拿货。
陆杨听着跺脚,“哎!我们应该在城里开个铺面的,码头那么远,这些客商不一定愿意去。
银子都花得差不多了,天也热。
”
陆柳给他也拿了一碗绿豆汤喝,加了好些糖。
陆杨拿勺子搅拌,迟迟没喝到嘴里。
黎峰大口吃饭,吃到中途,顺哥儿也凑过来听,说两个小宝都在娘屋里玩。
等黎峰吃完饭,四人接着说。
陆杨早没做好准备,再次出货,没法从别的客人那里调货。
胜在兄弟们来送了一次货。
人今天到的,要歇两天再走。
明天过去,就让他们早点回山寨,让寨子里的人抓紧送货过来。
陆杨才受过财神爷的点拨,想着预定货物的事,现拟定了章程,借着大集的东风,他可以到客商云集的地方,比如民富路的客栈,还有府城的各大镖局、车马行,过去找人谈生意。
大家都是生意人,这种事情见怪不怪。
客商们到别地,去寻找买家的时候,指定也干过这种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陆杨要带上黎峰一起去,黎峰跟着洪楚好几天,客商们对他眼熟,带着他过去,能沾沾洪家的面子,让人能听他把话说完。
既然是借着大集的东风,定价就按照大集的标准来,要低于市价一点。
洪家能采买山菌做彩头,就是品质认定。
他们再压一点价,给点优惠,参考大集上的返点比例,给客商返点。
限定时日。
在期限内下订单,就有优惠、有返点。
过时来买,就是常价,也没返点。
因没现货,他们可以先拿定金。
再是乌平之说过的,大生意是可以送货上门的。
这批客商来赶大集,根据各家需求和路程,有些人一年只来府城一次。
指着他们过来拿山菌,这笔生意就没戏了。
他们可以送货。
定金给了,送货再付尾款。
不用跑第二回。
黎峰说:“忙过秋收,寨子里闲人多,我们可以请几个老镖师带路,自家人送货。
省好些钱。
”
陆杨见过乌平之后,对此有过考虑,他说:“我们先大方一些,在府城做生意,要把商号做大,跟镖局、车马行的关系都不能太差。
我们是自家送货到府城,客人都是在码头上货,跟他们往来少。
这次难得有机会,我们要舍点钱财。
这些人就跟运河上的水匪一样,上路以后,说不准的事。
我们结交一番没坏处。
这点银子,让兄弟们离家,跑那么远,也不值当。
”
生意好了,兄弟们送货都嫌慢,还要更多的人手上山捡菌子。
他们的车队还没全部换上马匹,往来送货的人,还有用骡子车和驴车的,速度不等。
承接不了外地的运输。
黎峰听了,皱眉想想,点头赞同。
“行,到时我去镖局和车马行谈。
”
陆柳听他们说话,插不进嘴,就认真记着。
等他俩停顿的时候,才小声问话:“我能帮忙不?”
陆杨要带他去码头,“这阵子肯定忙,能不能成交另说,过来看货的商人不会少,你跟顺哥儿都去码头铺面待着。
在码头卖货,和守着小摊子差不多,都是面对一个个的客人,你过去听听响,开开眼。
”
陆柳听说他也能去码头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