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309节

首页
    。

     半夜里,陈酒发作,要生孩子,陈桂枝过去支应,夜里生,清晨有孩子的啼哭声传来。

    父子平安。

     这天,黎峰要去县里,请鲁老爷子做幌子的雕版,顺道去陈家湾报喜。

    陈大舅放下地里活,一家人都往黎寨赶来。

     陆柳等奶娘到家里,抽空过去看看陈酒。

    他生孩子时,有哥哥和爹爹陪伴,见此情状,心里再无羡慕,只觉得真好。

     从这儿出来,他到姚夫郎那儿坐坐。

     姚夫郎看陆柳满脸喜气,说他:“跟你生了孩子一样。

    ” 陆柳笑眯眯的:“父子平安嘛,喜事一件。

    ” 进入三月,黎峰他们又要出发去府城。

     以他们出发的次数来算,再有两回,陆柳也要走了。

     姚夫郎去牵陆柳的手:“以后能常回来看看吗?” 陆柳点头:“会的。

    ” 他们的家在这里,根在这里。

     公爹没有迁坟,年年要回家祭拜一番。

     娘年纪大了,孩子还小,带他们不方便,黎峰和他,可以带着顺哥儿回来。

     他哥哥一家也会回来,到时可以结伴。

     他跟姚夫郎只说甜话:“我当然会回来呀,我的安哥哥还在这里等我呢!” 姚夫郎推推他,“真酸!我又不是你家大峰,跟我说这话!” 陆柳问他:“你喜不喜欢听?” 那肯定是喜欢的。

     把姚夫郎也笑成个傻子。

     第146章想见你 房子定下就安家了,府城生活正式开始。

     顺哥儿以为陆杨会去看铺面,或者去码头转转,但陆杨在家里洗手作羹汤,一天天围着灶台打转。

    这跟他想象的大干一番事业完全不一样。

     陆杨乐悠悠的,早上蒸上馒头,炒个鸡蛋酱,再做一盆杂菌汤。

    清早,夫夫俩一起出门,请谢岩的同窗们吃早饭。

    主要是他熟悉的几个同窗。

     他们在府学吃,小书童把食盒送出来,陆杨拿回家收拾餐盘,把余下的面团收拾了,做了些超级小馒头。

     这种馒头是他在谢岩进考场的时候琢磨着做的,很适合当零嘴。

    小小一颗,放到锅里,小火烤熟,做法更像烙饼,外皮烤得焦黄,一口一个。

    胃口大的,一口能抓一把,吃起来很香。

     陆杨在县城也做过几回,手法熟练了,小馒头烤熟以后,他会用灶里余火再焖烤一阵,把馒头内芯的水分都烤干,吃起来是脆香的口感,很酥。

    这是谢岩喜欢的口感。

     他做了两大碗,留一碗在家里,让顺哥儿跟娘一起吃,另一碗则倒到竹筒里,趁热给谢岩送去。

     正好赶上中饭。

    今天中午没送饭,就这一竹筒的小馒头,让他吃个乐子。

     谢岩高兴得不得了:“你怎么又来了!” 陆杨哄着他:“想见你啊。

    ” 把谢岩给美的,脑袋左右动动,唇角高扬,看什么都笑眯眯的。

     他们的新家离府学不远,陆杨让谢岩就留在府学,跟在县里读书时一样,早出晚归就行,中午不用赶趟回家。

     谢岩听话,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中午见一面,陆杨转道回去,把娘和顺哥儿叫上,去街上采买。

     他们搬家是轻装上路,就收拾了些家当,像铁锅和锅铲肯定要带走的,竹筒筷子之类的小物件则没拿。

     竹筒是他们日常装食物的主要器具之一,陆杨要买一些回家放着。

    以后还要给谢岩炒面粉吃,给他装炒面粉和糖,饿了能有个吃食顶顶肚子。

     洒扫用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