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得哥哥给他喝过毛尖,他也喜欢。
再点个想听的故事,陆柳想了想,点了《谢秀才当街评书》。
小麻花二十文钱一碟,一碟约莫二两重。
小酥饼三十五文钱一碟,一碟有六块饼子。
一壶毛尖一百二十文钱,能有五碗茶水。
点个故事,要二钱银子。
三人到这儿,花了三百五十五文钱。
陆柳又攒了点私房钱,他自己就吃得起。
黎峰跟他说:“挑着喜欢的茶水和茶点,听个爱听的书,也就三钱多点儿。
”
要是说书先生讲的故事刚好是陆柳喜欢听的,还能省下二钱银子。
陆柳抿抿唇,没吭声。
他已经想开了,可黎峰认为要带他出来走一趟,看看他们兜里的银子,能干什么。
牙子说:“像这个二层的小楼,年租会贵一些,要三十多两银子。
生意好的酒楼茶楼,轻易不往外租。
我们县城最贵的租子也就这个数了。
某些特殊的作坊除外,比如酒坊,那里有烧锅,租或者买,都是连带家伙事一起,租的价位很贵,要四十多两,一般不租,都是买。
买下来要个二百多两银子。
”
再说牲畜行的牲口。
耕牛要三五两银子,三两银子是老牛、瘸腿的牛。
壮牛都是五两银子,母牛贵,要七两银子。
驴子会便宜个一二两银子,骡子看行情。
有时候贵,有时候便宜,总体价位不高于耕牛。
说完牲口,再是良田。
本县最高价位的良田,是七八年前成交的,一亩地要十二两银子。
最低价位的良田,数之不尽,年年都有。
下等田的银两,没个定数,急着卖出,能有一两银子就不错了。
常价的良田,是五两到八两银子一亩。
一般是大片大片连着买,才好谈价,边边角角的买个一两亩地,除非是自己认得的人,私下交易。
凡是到牙行的,都要按照最高价来,能卖八两银子一亩地。
陆柳记得哥哥买了二十五亩田,他问个价。
牙子问:“是陆家屯附近的地吗?”
陆柳点点头:“对,是那里。
”
牙子记得,“这里的地是按照六两银子一亩卖出去的,配了两户佃户。
佃户的条件,他们自家谈。
当时还说要买牲口,我们牙行一起承办的,跟牲畜行定了母牛和母驴子。
价钱比他们自己去买要低一些,一起花了一百八十多两银子。
生意大,我们老板送了一头骡子。
”
陆柳听得恍惚了一下。
他们家有两百多两银子的活钱,这还是租下了府城县城两家铺面和一家作坊后算的账。
自家银子没怎么动,去年的盈余就当投入了资产。
这样说来,他跟黎峰也能置办下这样一份大家业了。
真是厉害。
糕点不够吃,黎峰再点了些花生和瓜子和一盘枣糕。
牙子又跟他们聊了聊,今天只说各类价位,他想到什么说什么。
有些还是他出门买东西的价位,他想起来也说。
“对了,年底的时候,我们老板盖房子,在乡下盖的,老大一个青砖大瓦房,开了两扇大门,当两户人家做掩盖,里头很气派,两边一起,房屋就有十二间。
这个房子才三十五两就盖成了。
家具没敢用好料子,说是花了十五两银子。
别的摆件不知道,总之,房子是最便宜的。
”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