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杨说了大致的日子,最晚不会超过三月,可能二月就差不多了。
二老都说好,连着只会说好。
陆杨又说他们去府城以后,会做什么生意养家糊口。
说起书斋,他简要带过,讲到刻印作坊,陆杨又一次讲得很细致。
一本书印刷出来,经过了哪些步骤,作坊里的人都要做什么,他都说得很详尽。
陆二保和王丰年不知道他讲这么多是做什么,茫然着点点头:“是、是好复杂……”
陆杨说:“这样的作坊,要请人来干活。
我干爹有手艺,他一家人不够用,以前主要是做雕版和少量印刷样品书籍,我想把你们接过去帮忙。
也没什么难的,就是印印书,缝缝书,都是手上的轻活,很简单的。
”
听到这里,二老猛然发觉陆杨是要把他们接到府城去,本能就是拒绝。
他们去府城做什么?他们什么都不会,过去就是拖累。
城里生活,喝水撒尿都要钱,他们不去。
他们说了不去,又惶惶然看着陆杨,怕他生气。
陆杨只是笑,“那你们听听柳哥儿的意思?”
陆杨的态度,大大安抚了他们的心。
他们又看向陆柳。
他们早跟陆柳说过他们的选择,他们哪里也不去,就留在陆家屯。
他们想要陆柳把他们留下。
陆柳也要去府城了,二老的眼泪没遮拦,倏地滴落。
他俩抬手擦脸,含含糊糊应话,只是说好,去府城好。
陆柳也跟他们说去府城的安排。
他这一年没有往外走,还没去过府城,对于去府城以后的事情,都是跟黎峰商量出来的东西,他只能说个大概,讲不了太详尽的内容。
他能确定,他会开个铺面卖山货、卖吃的。
父亲和爹爹可以过来帮忙。
他还有两个孩子,家里忙起来,他们能帮忙搭把手。
他也想把他们接到府城去。
二老听他说前面,就猜到了后面,在他说出最后决定之前,一直在嘀嘀咕咕转移话题,陆柳没受到干扰,稳稳当当的把他的话说完了。
二老又去看谢岩和黎峰,看完他俩,又看看两个亲家母。
所有人都没意见,都在等他们的答话。
陆杨把话头再接回来,跟他们说:“爹,你们不要怕,不要觉着我们是决定好了,只是通知你们,非要逼你们做个决定。
这是没有的事。
我们只是想好了要怎么做,然后告诉你们,跟你们商量,希望你们能跟我们走。
“这件事无关亏欠,也无关补偿,我跟柳哥儿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一家人住一起。
”
一家人能住在一起,是他们难以拒绝的事。
可他们还是忐忑,还是怕。
陈桂枝搭着劝道:“你们就这两个孩子,不跟着他们走,留在家里做什么?以后有什么事,两头难支应。
你俩能在家里忍着熬着,难道要看孩子们想回娘家都没法回?这么远的路,路上出事可怎么办?”
陆柳拖着凳子坐过去,握着他们的手,说:“不用急,还有一两个月可以考虑。
今天才提起,你们可以好好想想,再告诉我们。
”
陆杨看得出来,他们很想一起走。
家里就这几个人,二老的心都在孩子身上,无非是怕拖累,怕成为累赘。
陆杨望着他们笑道:“柳哥儿这儿有雕版,印的东西你们可能不好意思看,我带你们去试试。
你们上手试过,就知道这东西很简单。
比学杀猪简单。
”
雕版都在小铺子里,一溜排开。
木头的画是倒着刻的,单看木头,只依稀看得出样子。
陆杨带他们去印书,手把手的教。
他示范一遍,再口头指点,让他们都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