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292节

首页
    往后说:“如果是写不出来,那你最近不要想这件事,你把我的笔记看完,再多看些文章,年节出去应酬,你别想着学业,空空脑子。

    我常说读书要换换脑子,不能一直闷在那里读,你总怕浪费时间,其实不然,你换换脑子,学得更好。

    过了这阵子,你照常写文章,放松一些,你写完了,再去挑错,下次再改,慢慢来。

    这法子笨,却稳妥。

    不要嫌慢,慢即是快,你要先走出这一步。

    ” “要是狠不下心,我就要劝劝你。

    藏住想法,不是让你把某个人、某一方当做假想敌,去除之而后快。

    它其实就是博弈。

    文章论题,你会提出意见,再有反例或者正例,也就是引用一些典故来叙述。

    你知道你要守住的立场是什么,然后去说服自己,说服考官。

    不用舍不得,太狠辣的文章,你说服不了自己,你写出来,自然会去调整。

    ” 陆杨在旁坐着,拿一块枣糕吃,眼睛直直看着谢岩。

     他家状元郎真的长进了,以前谈起文章,说的是文章段落的写法,分析每一段的用意,主要是教文章结构,将它拆分,然后填空一样的,把符合立意的句子写出来。

    这样就是一篇能碰到及格线的文章了。

     他会再说明更上一层楼的文章是什么样子的,却很少从学问之外走出来,结合实际来聊一聊。

     乌平之倒是平静,他看谢岩的笔记,已经发现谢岩的长进了。

     他说:“可惜我名次太低,没考进府学。

    ” 谢岩觉着没事:“你每天都在学习,在哪里都一样。

    日子没荒废就好。

    府学的书很多,也有些杂,我看到好的,会给你抄录一份,你不要急,慢慢看。

    ” 乌平之叹气:“我就怕再等三年。

    ” 他很少说起家事,今天难得开口,也就是一句想出人头地。

     “我们不能再让人瞧不起,不能再被人欺负了。

    前阵子,我爹还劝我,说哪里都一样,当官还分大小,分了大小,还分职权虚实,分了虚实,还要分个京官和地方官。

    分了地方官,还有富庶之地和贫瘠之地。

    要争,就没有出头之日,人要知足。

    我才刚开始争呢,说这种泄气话。

    ” 陆杨说:“乌伯伯是心疼你,你照镜子没有?你脸色可吓人。

    ” 乌平之照过了,“我从私塾回家,就没翻书。

    睡不着我就躺着,今天跟你们见一面,我还继续躺着,让郎中开了安神的方子,我是要歇歇,都喘不过气了。

    ” 才说着歇息,他再寒暄两句家常,又拉谢岩说起了文章。

     陆杨在旁听着,没出声打搅。

     他时不时看一眼乌平之,忍不住回想他养病期间的事。

    他那时总说放不下、闲不住,吃着药还要往外奔波,坐在家里都要操心劳神,家人看见了,是不是也是这种心情?急躁又无奈,心疼又可气。

     他们俩在乌家待得久,中午还留了一顿饭。

     谢岩看乌平之这样子,就问他:“要么你跟我一起去府城?我能常教你。

    ” 乌平之暂时不去,“我不懂的东西很多,常跟你一起读书,就不会动脑子想。

    自己琢磨很难很痛苦,我要动动脑子,体会这个痛苦。

    我资质一般,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时间短,重复都重复不了几次,我只能让自己感到痛苦,痛苦才深刻。

    ” 谢岩听了这番话,脑中突有灵光闪过。

     他在府学的时候,请教崔老先生,就是说他没有思考的过程,他脑子里的存货,都是前人经验里提取的精华。

     他是从辩论中得到结果,像没有根的花,美丽而脆弱。

    他需要自己种下一颗种子,让它慢慢发芽,长出蕴含他思想的果实。

     谢岩张张口,看看乌平之憔悴的面庞,没把这个想法说出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