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106节

首页
    人,豆味浓香,简单弄弄都好吃。

    陆杨最近喝药,嘴里淡,才往里加了大酱,以前在陈家,最常做的是清炒豆腐、豆腐炒青菜。

    或者打豆腐汤喝。

     谢岩对这道菜有贡献,他说:“我打鸡蛋了!” 赵佩兰当即迟疑。

     她也知道鸡屎的事。

     谢岩:“……” 陆杨光明正大嘲笑他,然后先吃了一口。

     赵佩兰看陆杨吃了,才接受了这盘菜。

     谢岩:“……”哎! 饭间,一家人都在。

     他们两口子早出晚归往外跑,吃完饭又要洗洗睡,也就晚饭时间能聊一聊天,说说事情。

     谢岩说了挣钱的事,就乌平之说的那一套,编写个小册子,赶在童生试之前出去售卖。

     “他说我抄书的话,是抄一份,拿一份的钱。

    还要被人宰。

    但是编写小册子,是写一份,卖成百上千份。

    价格我自己定。

    说这个才是挣钱的事。

    ” 陆杨不懂科举编书,但他认得个会雕版的手艺人,他认得的这点字还是老爷子教的。

     “这个书难编吗?” 谢岩对家里没隐瞒:“难。

    科举无定式,截取一句出来,让人写文章。

    有时候还会两篇文章里截取句子,首尾衔接,让人写文章。

    考到如今,能出题的句子都出完了。

    题目范围太广,我这两年也没注意旁的事情,不知县里有无新政令,也不能去县学看书。

    ” 可他分明很兴奋。

     陆杨又问:“那你打算怎么做?” 谢岩会读书,肯钻研,到生活上显得呆,纸上功夫没人说不好。

     他启蒙短,接触四书五经是五岁时,识字用了三年多,字认熟,就通读完了,后来听经学作文,他也会看往年的程文,以此学习。

     他对书籍求知若渴,同窗写的不入流的文章,被先生批得一无是处的文章,他都当宝一样收回家看。

     他爹是秀才,最早教他作文,就是以科举文章的格式来教。

     那几年,他是在固定的格式里写东西。

    他不喜欢。

     文章有那么多种表现形式,为什么一定要照着这个格式来? 什么这样才能考出好名次,他不听。

    后来他爹找来很多举人、进士的程文闱墨,他就接受了。

     文无定法,但心中有文章,落笔不分定式。

     有很长一段时间,他记不清多久,他都在看程文闱墨、同窗文章。

     这些同样格式的作文,甚至能看见相似的题目,呈现到卷面上的内容却完全不同。

     他来回看,反复看,烂熟于心了还在看,逐渐发现好的文章,也就是被朝廷取中的文章,拥有什么样的特点。

     分化到每一个小段落里,就是笔者要表达的东西。

    以人的手举例,破题就是你猛地甩出巴掌,让人魂惊一颤,立马凝神看过来。

    后边的话,一段段的,就是一根根收拢的手指头,最后五指成拳,给出重击。

     有巴掌在前,收拢手指的时候自有威势,观者不能掉以轻心,再到重拳落下,这篇文章就成了。

     说起来很虚,没有实际文章做范例,谢岩难说。

     他笑道:“押题吸引人,可以卖很多钱,但不够稳当,我想编写一个册子,讲怎么答题。

    ” 陆杨还是听不懂,这不妨碍他觉得对此言谈有序的谢岩很有魅力。

     他给谢岩夹豆腐吃,“先趁热吃饭,待会儿慢慢说,我爱听。

    ” 他好温柔,谢岩不大习惯,挠挠头,先吃一口豆腐,才问他:“你觉得行不行?” 行不行的,陆杨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