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文牒,没有县衙给商户通关文牒,他们在大燕境内寸步难行。
让商户缓一口气,这铺子做好了,又能让他们招揽工人,又要交税,日子一长就是双赢的事。
商户难了,又不想舍了铺面,容易走上歪路去找人借高利贷,这厢有县衙借给他们钱,又不要利钱,他们就不会铤而走险想去借高利贷。
这厢也是县衙的一桩功德事。
县令自己没想到这茬,心里很是佩服郑山辞。
不亏是京官,这处处都想得周全,什么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也难怪这郑大人年纪轻轻的就身居要职,可见这做人是要聪慧一些。
县衙贴了告示出去。
商户们瞧了告示心中欢喜。
“县令说了,可以给我等借钱,三年为期,还不要利钱,三年后把银子还给县衙就好了。
”有商人大声喊道。
这处来的都是些商户,有些大商户现今家里也周转不开只想咬牙去借高利贷去了。
他们这些做商人的,知道借了高利贷,一时半会就还不上,这高利贷还是利滚利,可能一辈子就栽进去了。
可让他们放弃自己的买卖又做不到。
如今看见县衙的告示,心里有分寸了。
他们可以向县衙借钱,不用去借高利贷了,这便是他们的一线生机,这是他们的曙光。
不少商户预备着去借高利贷,还有的打算关了铺面回老家了。
这般县衙愿意给他们借钱,他们就还想在试着做一做,看能不能恢复过来。
有的商户见了告示,激动之处竟是抹着眼泪,一群大老爷们哭噎起来。
这世道是难的,但朝廷终究是体谅他们的难处,留给他们一条活路。
有年轻的商户之前已经让家人收拾包袱准备回去,得到消息后去县衙借了五十两银子,这般高兴的回去了。
“我们还能开一开铺子,若是实在不行再回去。
”
这头夫郎跟孩子都收拾好了包袱,哥儿跟小孩听了商户的话,把包袱放在地上,直直的看着他。
年轻的商户傻笑,“我们再试一试。
”
“那我不用会乡里了!”小孩欢呼一声。
县衙里还有银子一个商户顶多借给他们三百两银子,多的就没有了。
县城的房屋修了十座后,郑山辞就觉在县城停留的时间差不多了。
这房屋用水泥做了,这般确实比寻常的屋子要牢固一些。
百姓们脸上浮现出笑意,有了这房屋,若是以后出了什么差错,至少还能多撑一会儿,让他们先逃出去。
“多谢钦差大人!”百姓们念着他的好,知晓他为了自己的事不曾歇息过。
“多谢钦差大人!”
郑山辞只觉让他们的生活步入正轨便好了,日子也会慢慢便好的。
郑山辞兀自在颍州待了两个月,等房屋修建得差不多,又看着太守把纺织坊置好了,这才带着人一并回京。
回京后先去回禀武明帝,才得空回到家里。
这来回有三个月,把夏日度过去了。
郑山辞单单是在路上坐马车,身上就出了好些汗。
如今回来了,府邸坍塌的房屋已经修好了,虞澜意瞧见他回来,面上带喜,“瞧你这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我让人快去给浴房里倒热水,你先去洗一洗解解乏。
”
郑山辞面容柔和轻应一声。
郑山辞进了浴房,里面已经把里衣挂好了,他先脱去衣物进了浴桶里,顿时只觉浑身的肌肉都放松下来了。
这长发也是泡在浴桶里。
郑山辞以前还不习惯这头长发,特别是到了夏日心里就更加抱怨这头长发。
虞澜意在里间拿了桂花香料来,这是他最近新得的香料,珍贵着。
虽说香水也是一样的香,但在浴房里,虞澜意还是喜欢把这香料拿上一截溶在水里去。
他也不去敲门,推门就进去,郑山辞还有些被吓到了。
虞澜意扬着下巴,“我有好东西与你看看。
”
郑山辞脑子里浮现一些不清白的画面:“……”
虞澜意近了浴桶,把桂花香料扔进去,“多泡泡,等会就香了。
”
他嘴上这般说着,眼神不住的落在郑山辞宽厚的肩膀,结实的上半身,直想伸手去摸一摸。
恨不得他站起来,让他好好瞧瞧。
郑山辞笑道,“我在外边还是爱干净的,费不上用香料再熏一熏。
”
这浴房的水气热着,虞澜意斜他一眼,“给你好物,你还嫌起来。
果真是受不得富贵,你只管享受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