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第154节

首页
    谢承跟着上朝,他是在观政,并不发表意见。

     他扫视一圈没看见熟悉的人,倒是看见魏次辅,魏次辅觉察到谢承的目光,冲着他笑着颔首。

    谢承同样礼貌待之。

     郑山辞缩在梅侍郎身后打哈欠。

     雷尚书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泉州出现了台风还有暴风雪,出现了灾情,现今还请陛下拿主意。

    ” 这事雷尚书已经给武明帝上奏了,现今在金銮殿在提一遍就是为了选出合适的赈灾人选。

     朝臣分为党派,各自推荐自家党派的人,武明帝最后选了太常寺卿胡大人。

     太常寺近来无事,太常寺卿是正三品官员外出赈灾也是够格的,胡大人无太大才能,在贪污上也无过错,武明帝还比较喜欢用这样中庸的臣子。

     这样老实的不会出错,有时候做出一些蠢事,武明帝也会宽宏大量的放过他们。

     胡大人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好差事,他后背冷汗津津,被武明帝点了名也只好应承下来,“臣谢陛下信任。

    ” 去泉州这件事就这么被定下来了。

     下朝后郑山辞回到户部,他想到泉州的事。

    泉州附近临海较多,渔业比较发达,渔民众多。

    当时很多渔民都生活在海上,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人。

    泉州的赋税都少了五分之一,这样朝廷想了办法先把海上的人编户入册,再让他们交渔税。

     编户入册后他们可以在陆地上生活,朝廷会分土地,让他们老老实实做一个庄稼人。

    要么就是继续在海上生活交渔税。

     这样海上一半的人选择留在陆地上,还有一半的人都在海上飘着。

    这渔税的想法还是魏次辅提出来的,当时他还不是次辅只是内阁学士就提出让老皇帝心中满意的方案,一路上得到了皇帝的欣赏。

     这给国库增收的事,皇帝怎么不欢喜。

    这事对百姓自身也有好处,可以落户,还能分到土地。

    这般给朝廷交税后,以后生活上朝廷也会提供保障。

     是双赢。

     郑山辞整理户部的册子发现几个部门都欠了银子,其中翰林院还欠了五万两银子。

    他把几个部门都欠款整理好后呈给梅侍郎。

     梅侍郎瞧了一眼,“年前他们会把欠款还上来。

    ” 郑山辞应了一声,梅侍郎问道,“那三个铺子就是拿来练手的,你不用有太大的压力,要是还是亏损的状态,把它们砍了就好。

    ” 户部还有盐铁都是赚钱的好买卖,对三个铺子不在意。

     郑山辞应了一声。

     这段日子他不敢再去藏书楼,谢承晌午还去了藏书楼,结果晌午来的官员多了,他们瞧见谢承面上也是一喜。

    谢承忍受了几日没瞧见郑山辞便失落的离开。

     父皇同他说了文武平衡,谢承心中大为震惊,更觉恐怖。

    朝中看似风平浪静,实则都是他父皇在把控。

    朝臣的党派之争,文武之争等,都是父皇的手段。

     谢承知道这件事后几个晚上睡不着,慢慢的吸收武明帝告诉他的事。

     蒋詹事在上书房给他们讲学,谢承现在听着儒家经典已经有不一样的感受了。

    下课后,蒋詹事把两位殿下的作业收走。

     他还不是自己看,先要给武明帝。

    武明帝只有两个皇子,不像其他的皇帝有二三十个皇子,两个皇子这般才有精力来折腾。

     武明帝先看了谢承课业点点头,随即去看谢澹的课业,他的目光一凝,唇角有几分玩味。

     谢澹下课后就去坤宁宫,他去找王凤君,顺便吃坤宁宫的糕点。

     “二殿下最爱吃宫里的马蹄糕。

    ”王凤君身边的宫人笑道。

     王凤君斜了谢澹一眼,“他尽会吃了,每次课业都被他父皇骂。

    ” “父君又说课业的事,儿臣就是不想学,那些书儿臣看五遍就能记住,有甚好看的。

    ”谢澹大大咧咧的说。

     “又在说混话了,你以为你是神童。

    ”王凤君去摸谢澹的头,“你少惹你父皇生气,我这心就放下了。

    ” 谢澹吃完糕点陪着王凤君说话,他趴在王凤君的膝盖上,王凤君也不去理会他,自顾自的绣药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