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皇子所的账面看了,他便放下,抽空去了一趟藏书楼。
藏书楼里零零散散的有官员在看书,楼里没人说话。
郑山辞也是屏气没说话,把《文献通考》找到后,留下自己的名字把这本书借阅出来。
郑山辞把活干完后就在工位上看书。
下值后他去找郑父跟郑夫郎把今晚跟长阳侯他们一家吃饭的事说了。
郑山成的腿还伤着不能去,林哥儿把多多放在家里,让家里的侍从照看,带着孩子去不方便。
他们都穿了好衣裳,样子还有些拘谨。
“没事的,他们都很和善。
”郑山辞安抚郑父跟郑夫郎。
订的酒楼是京城最好的酒楼,长阳侯跟虞夫郎还有虞长行跟安哥儿都在,一家人就一起吃吃饭。
长阳侯期间就问了几句。
还说道:“当时山辞在京城跟澜意两情相愿,又要去新奉县做官,哥儿的年纪耽误不得,我们只好让他们先在京城成亲了,没请亲家来就草率做主了,想来是我们的错,还要给亲家赔礼道歉才是。
”
郑父:“亲家客气了。
山辞跟二儿媳他们俩合适就成,只要做孩子的高兴,怎么着都成。
这婚姻大事,说来说去以后要过一辈子的都是小两口,我们做长辈的只是帮他们掌一掌眼,两个这辈子走到一起不容易。
”
这话说得通透,长阳侯叹息,“是的,小辈的事还是不能插手太多,只要他们两个和和美美的比什么都强。
”
吃完饭,两家人就客客气气的离开了。
郑山辞把长阳侯跟虞夫郎送到马车上才折回去,郑父跟郑夫郎可不想坐马车,他们就一道走回去,还能沿途看看风景。
虞澜意小声说:“看来还是不错的。
”
郑山辞笑道,“岳父他们是讲理的人,爹他们也是,这样挺好的。
”
郑父跟郑夫郎知道自己没读过甚书,只晓得读书好,二儿子吵着要读书就供他去读书。
供郑山辞去读书后,他们便没有管过他其他的事,对于以后要做甚没提。
儿子有主意儿子自己去办,他们只能说不给儿子拖后腿。
虞澜意笑着去挽郑山辞的胳膊。
一行人走在街上,尤其是虞澜意跟郑山辞格外的引人注目。
两个人都长得好看,而且京城中的人都认识虞澜意,听说他回来了,有的哥儿还没下帖子拜访。
跟虞澜意玩到一起的,吕锦跟他关系最好,还有的朋友大都嫁人,都是远嫁的。
武将家的孩子大概都是嫁给武将,然后跟着人一起去边疆了。
偶然在街上碰见几个相熟的哥儿,都已经嫁人了。
看见郑山辞就无法说出什么尖酸刻薄的话了。
郑山辞年轻有为,又被分到户部去了,以后的成就还未可知。
到了他们这个身份,对潜力也是看重的。
有新奉县的政绩给他打底子,他的仕途可以走得比一般人要好。
家族看重才华和潜力,他们哥儿除了看重这些外,他们还看重外貌和身材。
这、这不是挺好么。
什么好事都让虞澜意碰上了。
虞澜意指着青团让郑山辞给他买。
“肚子还没饱?”郑山辞买了回来轻声问他。
虞澜意:“我就想尝尝这个味道。
”
“你嫌我吃得多?”虞澜意鼓着腮帮子吃青团,闻言睨看向郑山辞。
要是郑山辞敢说嫌弃他的话,他就把青团吃完,然后不理郑山辞了。
“没有,我还羡慕你吃不胖。
”郑山辞笑着说。
“这还差不多。
”虞澜意专心吃青团,瞧见什么物件稀罕,就让郑山辞给他买。
他自己又省钱了。
有相公真好。
天色已经暗下来,灯笼纷纷点上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