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第61节

首页
    澜意立马咬了郑山辞的手。

     郑山辞:“……” 好痛。

     …… 从县衙里领了种子的镇长把种子发给里正,再由里正发给乡民,他们就这样由上至下的动起来。

    乡民一想药材成熟了卖给县衙就有钱拿了,心里美滋滋的。

    还有人专门来给他们说怎么种植药材,还有新的肥料,这样他们的干劲更足了。

     他们有的是时间和力气,只是怕赚不到钱。

    现今家中的哥儿跟姐儿也能去县里的纺织坊做事,虽说有些难度,但好歹也是一条出路。

     种植辣椒、大豆、芝麻也能赚钱,县衙都收,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等卖了药材就去镇上的食肆里吃一顿。

    ” “还要盖个新房子住。

    ” 他们说说笑笑,本来还对郑山辞说的粪丹有质疑,用了之后,田地里的庄稼长得好,药材也是绿油油的,嫩嫩的,仿佛刚从水里出来似的。

     津兴镇的百姓最高兴,他们终于可以不用种粮食了。

    津兴镇的百姓带了种子回去,紧赶慢赶的种上,整日伺候这些药材跟辣椒的也不嫌累。

    柳树、梨树、枣树在院子里种上一圈。

     地多的,更是全种了黄芪,只盼成熟了拿去县衙换了银钱。

     种树也是有利可图,结出来的果实可以卖钱。

    百姓们各个领了果树回去,这几类树还能防沙固土。

    郑山辞带着江主簿来几个镇看的时候,就看见空地种了柳树之类的,他心中宽慰。

     治沙不在一朝一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连续不断的种树,才能把这片土地变成绿洲,让这里的土壤变得肥沃起来。

     郑山辞看罢收回眼神又去田地里看了药材,见长势不错便点点头。

    他是跟着工房的人来看看这里的路面,顺便就来看百姓们种的药材如何了。

     工房的人比郑山辞更懂怎么修路,他们是先量了路的长度跟宽度,有些路会侵占百姓的田地,这厢县衙要给补偿才行。

     古代修路主要是用土、石、木还有铺设地砖跟石板进行,还有就是熟土跟灰浆来提高道路的硬度。

    古人能建起万里长城,他们比想象中的还要聪明。

     “郑大人您不仅要修乡里的路,还要修去岚县的路么?”谭和问道。

     “乡里的路还需要等等,先修镇上跟去岚县的路。

    ”还是要先紧着经济的发展,等看见了好处,兜里又有钱,路还是很好修的。

     谭和点点头,他最近跟着郑山辞学会了不少东西,干劲也是十足。

    郑山辞也是把做水泥的方法跟混凝土的方法讲给了工房的人听。

    郑山辞倒是不怕他们把这些漏出去,这是修路的法子,漏出去了,别人也是想着修路的事。

     第50章好姻缘 郑山辞跟工房的人一起讨论做水泥跟混凝土的事,他是一直忙着的,最近这段日子一直都是住在县衙里。

    之前跟夏大郎在庄子说了修路的事,他意思意思给了三百两银子,不知怎地第二天又送了三千两银子过来,还没讨要好处,实在反常。

     他且把这事压在心里,等哪回遇见了再问问,白得的银子郑山辞自然欣然接受。

    去年县衙要忙的话,就是忙秋收那一阵。

    榨油坊这三坊都是工房的人在忙,现在郑山辞要修路,吏房、户房、工房三个房都要忙起来。

    朱典史要给衙役们排班去看顾修路,户房的人要招工来修路、还有征调民夫,能征就征,不能征还差人就招工来做,户房是要尽量为县衙减少开支的。

     还要招做饭的人,他们找了一些民妇来做大锅饭,每天包早晚两顿,一天做饭给三十文钱。

    新奉县正值春忙的时候来修路的人不多,但新奉县的基数大,还是有人来帮忙。

    郑山辞想了想让户房按时辰来算钱,一个时辰五文钱,这样修路的人就更多了。

    只是又要苦了县衙里的户房跟衙役了。

     新奉县敲敲打打的,场面热火朝天。

     乡民们用了沤草肥先把种子播下去,种子长得好,长出嫩芽了,就用郑山辞说的粪丹。

    他们尽心尽力的伺候药材,闲时就去衙役那领一个牌子做工,又能赚一点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