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告诉病人家属的。
他只说天气有变,要调整药方。
思索了半日,重新开了一个月的药,让秋语若重新恢复口袋空空。
好在接下来的天气风和日丽起来,赶集的日子虽然还不能和秋收的时候相比,平日里的生意却比以前好多了。
经常走这条道的客商,都知道秋语若的糕点做的好,半晌的时候到这里,就在这里喝点茶吃些糕点,临走的时候再买上两斤肉酱。
若是赶在饭点到小食摊,十人以下的商队,秋语若能让他们几乎同时吃到面
十几个人以上的,第一波和第二波几乎也相差不了太长时间。
对于只有两个人的小食摊,这速度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说出去大家轻易是不会相信的。
浓香的骨汤,爽滑的面,商队都是单独买上二斤肉酱自己配,吃过这个味道,绝对还想着下次。
骨汤和面带不走,肉酱却是可以带走的,每个走商或者是商队吃过秋语若的面,临走的时候都会买上几斤肉酱。
商队的很多伙计,也会给家里捎带半斤。
所以在天气暖和之后,秋语若空掉的荷包,又迅速鼓了起来。
这天又是一个好天气,今天不开集,一上午却也没闲着,快到饭点了,秋语若又和了能保底卖出去的面,刚洗过手,官道上就来了一辆马车。
平安看到了就站在路边吆喝:“客官,中午了,下车歇歇吃碗面吧。
”
车夫拉了缰绳,马车停在了小食摊前面,车厢门打开,平安正要介绍小食摊的面价,却先听到秋语若喊了一声:“王公子”
王斌从马车上跳下来,笑着对秋语若说:“来过一次这里,能找到村子,不一定能找到家,刚才我们还商量着进了村谁去问路,这下好了,直接看到嫂夫人了。
他说着话,从马车上又下来两个书生,王斌就向秋语若介绍两人,他们一个叫孙成召,一个叫柳剑程,都是苏云廷的同窗。
秋语若向几人见礼,然后热情的请他们回家。
秋语若走着回去,三人也不好再上马车。
进了村,路边有坐着闲说话的,其中就有自己胡同的邻居。
秋语若停下,对村里人说:“这几位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