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就是一种青涩的青春期发育的样子。
所以哪怕她梳了妇人发型,又因为她头上包了个帕子,公子几个人以为她是为了防尘,才把头发全部都收起来的。
直到听她说‘夫君病着’,他们才知道,这个刚才还被壮汉称为秋姑娘的女孩,其实是已经成了亲的。
成亲其实也无所谓,只是她说夫君病着,还在这里卖吃食,万一过了病气可怎么办!
丫鬟脸色一下子就不好了:“你这老板也太过份了,你们家里有人病着,你怎么还出来卖吃食?”
秋语若:“过不了病气的,我夫君只是摔了一跤昏迷了,身上是没病的。
”
丫鬟:“啊……”
变脸变早了,怪尴尬的。
不过她夫君昏迷了,确实不适合离家。
那公子也是这么想的:“既然姑娘家里离不了人,在下就不强人所难了。
”
秋语若少不了又感谢了一番。
公子面也吃了,茶也喝了,状态比下车的时候好多了。
公子身边的丫鬟拿出个五两的银锭子,直接拿起秋语若的手放在她手上,说:“姑娘的面做的难得,这是我们公子赏的。
”
一个赏字,让秋语若兴奋的心脏迅速归于平淡,她在心里默念了两句:大额小费,这才面带微笑,实则平静的收下了。
却不知她这么一副表现,让公子和他的两个丫鬟,更觉得她和其他乡下人不同。
不管怎么说,人家只用了两根柴火一碗面,自己就收下五两银子实在太多。
秋语若就问丫鬟:“你们可曾带了盛汤的容器,公子觉得面顺口,一半是因为骨汤的缘故,我给你盛些汤,晚上记得让它再开两滚,明天还是一样用。
”
丫鬟有点纠结,盛汤水的容器自然是有的,只是现在正盛着别的东西。
秋语若看她表情,就道:“若是不嫌弃,我这里有粗糙瓦罐,盛上一罐子可行?”
瓦罐是盛东西的,谁也不会直接用它吃饭,倒是不用担心不干净。
既然不嫌弃,秋语若就用瓦罐给盛了大半罐子骨汤,又捞了两截骨头放进去,这是给那位公子的。
然后又拿了两罐肉酱,各种糕点包了两包,对丫鬟说:“都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两位姐姐全当尝尝乡野口味。
”
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