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咸鱼被迫考科举 第121节

首页
    知轻手轻脚地起身,穿好衣裳转头看蕴姐依旧睡得香,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

     出了房门后,宋允知便安排人准备行囊了。

     时间有点赶,但是他想借此机会去一趟老家看看,祖父祖母还有母亲的墓已经许久没扫过了,舅舅一家也得人护送着回去,顺便还能陪蕴姐儿沿途走一走、逛一逛。

     多难得的机会啊,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了,皇后娘娘可真是他的大恩人。

    真是体恤! 第164章完结什么时候才能致仕 因时间紧凑,成婚回门之后,宋允知便准备领着父亲、娘子还有舅舅一家回临州了。

     为保安全,宋允知还从卢蒙他们手里借了好些人。

     贺延庭对此很是紧张,昨儿晚上临睡前都在握着李兰序的手,惴惴不安地问:“允哥儿他们不会去了临州就不回来了吧?” 那也太可怕了,他可不想被人抛下。

     之前都是允哥儿一个人在外打拼,宋叔始终留在了家里,如今他们父子俩都出门了,连新进门的蕴姐儿也跟着走了,可谓是倾巢出动,贺延庭很难不紧张。

     李兰序白了他一眼:“小叔子如今是丞相,他能跑到哪里去?不过是放了个婚假回去扫扫墓而已,被你这么一说活像是他要偷跑出去一样,瞎担心个什么劲儿?” 这句话固然在理,但是仍旧安抚不了贺延庭。

    第二天一早,他又撺掇着母亲,想让母亲跟他们一块下江南。

    若不是自己还有公务在身,他都想跟着了。

     唐懿蹙眉:“你又在胡说八道什么?” 贺延庭极了:“万一他们真留在临州呢,就算允哥儿为了前程回来,可是宋叔呢,临州可是他的老家!那里有他的亲友!” 好吧,其实贺延庭也舍不得宋瑜,他们这一大家子虽然看上去奇奇怪怪,但是少了一个都不行。

    宋瑜若是不回来,那他们一家同样不完整。

     唐懿没有回应,只是垂着眉眼,心下思量,宋瑜会为了那个所谓的故乡与亲人离开他们吗? 说起亲人,难道他们还不够亲? 待宋瑜收拾完后,又吩咐人将行囊放到马车上了。

    定好了今日就要离开,但在启程之前,宋瑜却绕了路,跑去唐懿的院子里敲了敲门。

     唐懿挑眉望着他。

     宋瑜摸了摸鼻子:“允哥儿得回去多待些日子,但我可以少留几日,家中若是有事的话,可以写信给我,我提前回来。

    ” 这话其实说的挺心虚的,毕竟家里有事一向都是唐懿负责解决,他跟庭哥儿貌似对这个家里面一点贡献也没有。

    宋瑜说这些,只是为了表态罢了。

     唐懿也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面色轻松了些:“放心,家里有我,你跟允哥儿只管出去玩得高兴就行了。

    ” 她亲自送一行人出了城,在贺延庭絮絮叨叨的抱怨声中,优雅地翻了个白眼:“杞人忧天,操心这些还不如想想怎么升职升得快些。

    ” 贺延庭:“……” 还是不是亲母子了?! 自渡口登船后,走水路往临州便方便了许多。

     途中本是无趣,但是有了宋允知谢蕴这对新婚小夫妻感情正好,所以再无趣的东西在他们看来也显得多了几分新奇。

     温舅舅看到他们夫妻俩如此,彻底安心了。

     他在临州常收到宋瑜父子俩寄过来的东西,哪怕没有刻意打听他们在京城的境遇,单单只看年礼一年比一年丰厚,便知道他们在外面过的应该是极体面的。

     允哥儿年少成才,如今又娶了这样好的妻子,往后更是没有一点儿值得操心的了。

    至于子嗣这些,真没有必要着急。

    且不说他们才刚成婚,即便成亲久了,那也是他们夫妻二人之间的事情,旁人也不该置喙。

     个人自有个人的缘法,温舅舅自认比不上他这个外甥一星半点,所以从来不会对允哥儿的事指手画脚。

     一路南下,抵达临州后,宋允知一家也住进了温舅舅家。

     等到了第二日,他们便去给祖父母还有母亲扫墓了。

    出发前他们还带了不少锄头剪刀,预备着除草、修坟。

    但这么多年未回来,墓地倒是都干干净净,看得出有人时常过来打理。

     宋允知领着谢蕴虔诚地拜了又拜。

     在他很小的时候,这些亲人便相继离开了,但是宋允知从他父亲那儿知道,他们都是爱着自己的。

    小时候,宋允知心情不好的时候便会跑过来同他们说话,即便无人回应,可宋允知还是觉得会有人在倾听。

     如今也一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