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者不拒。
杨树踮着脚数了数,目测这一批人足足有三百多个。
但其实衙门今儿招的人远不止他们,刚才还有一拨人被带去了南城跟东城,他们这些则是被分配到了西市。
杨树感觉前面带路的那位大人异常赏心悦目,戳了戳身边人的衣裳:“那位大人也是打江南来的吗?”
“你不知道?”说话那人惊奇地望着杨树,似乎在好奇他竟然连这个都不知情,“那位大人就是宋知州,你不认识?”
杨树瞪大了眼睛,朝着宋允知的背影使劲看了两眼:“我也是昨儿刚进城谋生的,只听过宋大人的名字,还没曾见过呢。
”
今儿这么一见,发现宋大人可真是年轻呐。
年纪轻轻便作出这样的成绩,怪不得深受陛下器重。
一想到今儿是跟着宋大人做事儿,杨树心中便一阵阵的高兴,就连知道今日是去通下水道的,也无损他的好心情。
活儿是真累。
长安城的下水道堵的实在不像话,常年累月的淤泥积在其中,光是将它们掏出来便费了好大的功夫。
他们在这干活的时候,周边本来围着一圈百姓,可没多久,这些人便都捂着鼻子跑了,跑得慌不择路。
宋允知也被这味道给熏的不行,扶着墙边呕了好几口。
随春生拍着他的背,有点心疼:“要不然你先回去吧,这儿交给我好了。
”
“不成。
”宋允知直起腰,愣是压住了呕吐的欲望。
这事儿是他发起的,他怎么能临阵脱逃?不就是丑了点吗,能忍住的,再受罪能有这些被请过来得小工受罪?
挖了一天,中午跟晚上停工时,这些人都被恶心得吃不下饭,只勉强塞下了两个馒头饱腹。
这味道实在难闻,若不是为了填肚子,连馒头他们都不想吃。
工钱也是现场结的,杨树等人排着队过来领钱。
他脚程快,刚好第一个领钱,结果到手之后发现比原先说好的还多了一笔。
杨树挠了挠头:“这……是不是算错了?”
他担心朝廷请过来的这群人不会算账。
发钱的那个小兵解释道:“没错,你们中午跟晚上就吃了几个馒头,宋大人见你们干活辛苦,不忍心让你们吃亏,便将饭钱都折算成工钱添给你们了。
”
后面的人听闻,心中也五味杂陈,若是从前碰到的官员能这么体谅老百姓就好了,那他们至少用过得如此卑微。
从前没办法,看样子,往后应该能改善。
这样也挺好的。
光是通下水道,宋允知便带着人通了足足半个月,整日吃不好睡不好,人都跟着瘦了一大圈。
负责其他活的人因为累,也生出了些烦闷,但一看到宋大人比他们还要狼狈,那些抱怨顿时都散了。
人家宋大人都跟着挑泥,他们哪里好意思嚷嚷呢?继续干活吧。
城中挖出来的淤泥因为味道实在熏人,特意被拉到了郊外的山林中堆放。
等到完工当天,天空作美,正好下了一场大雨,雨水冲刷了一遍长安城干透的污泥,让整个街道焕然一新。
宋允知喜滋滋地领着人在城内布置修建,争取尽快提高市容市貌,陛下他们已经出发了,再有一个月应该就能抵达长安城。
他做的这些虽然都是小动作,可是一整套下来,长安城不知不觉就变了模样,连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百姓都觉得惊奇呢,原来他们这片地方还能这样好看?
虽然这些活大多不是他们干的,可是他们多少也帮了点忙。
是以看到这一幕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感到骄傲。
这下江南来的官员们应该不会小看了他们长安了吧?
其他各处进展也十分顺利,该修缮的都修缮了一遍,该添补的也都添补好了,宋允知最后检查一遍,觉得没有错漏,便开始做最后突击了。
当初没能请陛下入光州,如今请陛下入长安,也是一样的。
正在赶路的皇上也不禁心生期待,长安啊,他也是阔别许久了,当初离开时的记忆过于混乱不堪,让人不忍回忆。
只是如今有允哥儿在,应当能让人眼前一亮吧。
一路跟着陛下进京的大臣们也等着看戏呢,就等着看这个宋允知究竟还能有多大的能耐,多硬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