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咸鱼被迫考科举 第59节

首页
    陈素一直心心念念想要重游故地,但是真正到的时候却有些近乡情怯。

    还是宋允知拉着他,才迈入了安县境内。

     他们出行乃是初春,如今都已经入夏了。

    天气有些热,宋允知又好动得很,进县城后,他便在马车上坐不住了,闹着要下来逛。

     陈素等人都依着他,唯有两个御史仍在碎碎念,一肚子不满: “原就不该带个孩子出来,毛手毛脚的,还得照顾他。

    ” “可说不得他,一个个都护得紧呢。

    ” 沈渊等人只当是没听到,只有三皇子不雅地翻了个白眼。

    这两个御史嘴太碎了,真是讨人厌。

     他们这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极为惹眼,陈素不想引起过多的注意,等宋允知逛了一圈后就赶紧将他带到茶楼里去。

     其实安县也没什么好逛的,几十年还是那样一条街,从东街走到西街,两刻钟足够了。

     跟着先生来了茶馆后,宋允知发现先生面上的感慨一点儿也没少,他不由得凑上去:“这间茶馆也是有些年头了吗?” 陈素怅然若失:“是啊,大概有五六十年了。

    ” 宋允知惊奇地望着周围,这么古老吗? 没想到这里的房子还挺结实的。

     还不等他仔细探索,忽见身侧有一人迟疑许久,试探着走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可是陈大人?” 陈素从回忆中醒了神,目光落到对面之人身上,凝神想了片刻,从久远的记忆中寻到了相似之处,他不可置信地问:“梅生?” “是下官。

    ”江梅生随即露出笑意,笑了一会儿,却又有些酸涩。

    一晃几十年未见,他真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故人,“人老了,背也驼了,难为大人还能认出来。

    ” 陈素端详了一下江梅生,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还是跟从前一样,双目如炬,精神十足。

    ” 从前县衙里头的人,就数他眼睛最有神采,即便过去这么多年,即便人已经老得不像话,那双眼睛也依旧熠熠生辉。

    凭着一双眼睛,陈素无论如何都不会认错。

     今日旧友重逢,陈素欢喜地想要聚一番,不想后面的北戎侍卫却悄悄走了过来,监视之意不言而喻。

     陈素那颗火热的心立马又凉了许多。

     这已经不是夏国的安县了。

     他无奈地笑了笑,也没去雅间,只是在大堂中请江梅生坐下吃了点茶水点心。

     江梅生望着北戎人,心中也猜到了些大概。

    夏国使臣来访的消息,他也曾听人提及过,陈大人大概便是带队的一员吧。

    看这些人严防死守,便知道北戎是何态度了。

    请人过来,却不给任何体面,这与羞辱何异? 当初有许多人都能南下,安县也有许多官员富商大贾都离开了中原,可江梅生没走,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离开故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侥幸在战乱中平安逃出去,更多的人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留在故乡后的这些年,江梅生不曾有过什么安生日子,每次看到北戎贵族蹂躏中原百姓,他心中都愤懑不平,恨不得直接死在那场战乱中,也省得如今这般难熬。

     这么多年,江梅生依旧是个小小的县丞,顶头上司早就换了几轮,可换来换去都是北戎贵族,汉人不会有出头之日。

    那些北戎官员只一心想着盘剥百姓,北戎王室说得好听,不论汉人北戎一视同仁,可是现实哪有这么公平? 被县令刁难磋磨之际,江梅生甚至好几次想一死了之,可他这不中用的身子骨,偏偏还挺能熬的,硬是熬到了如今。

    他活下去的动力,便是跑着夏国有朝一日能收回故土,将北戎赶出中原。

     那些不好听的话,江梅生并没有告诉陈素,只是捡着能说的,说给陈素。

    他们几个活下来的老头子已经不多了,除他之外还有三四个,江梅生将他们三四人的近况说了一遍后,便决口不提安县的事,反而追问起了夏国那边的情况。

     陈素也不大想提懦弱的朝廷,只说起了国子监,提到了自己的几个学生,跟让宋允知过来问好。

     江梅生看向允哥儿,苍老的脸上露出柔和的笑意:“这个我知道,大名鼎鼎的小神童,我在北边都听到他的名声了,聪明得很。

    ” 陈素谦虚道:“哪里聪明?只是比寻常孩子调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