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报喜的绝对一进村就喊出来了,没说就证明应当是不大好的。
在林樾的催促下,沈淮之缓缓展开了那张纸,沈淮之,梧州府游江县四方镇临水村人士,四十名。
沈淮之松了口气,他以为自己是做了“孙山”了,没想到是在中间,算不上顶好,但他已经很知足了。
林樾也看到了,他不像沈淮之想了那么多,就是纯粹的高兴,也顾不上这会儿院子里人多了,拉着沈淮之半天没松手,“你考上了,还考的那么好,以后就是沈举人啦。
”
沈淮之看他高兴也跟着笑了,而后才转过头招呼张汇,“别在外头站着了,快进屋坐。
”
林樾适时从怀里掏出个荷包递过去,“多谢小哥过来报喜,路途遥远,一点儿小心意,您拿着吃茶。
”
张汇推辞了一下就收下了,“多谢沈夫郎。
”
一行人进了堂屋,宋寻春送了茶水过来就回了灶房做晚饭,沈正初怕她忙不过来,也跟过去帮忙了。
堂屋里,沈淮之和林樾留张汇住下,又请他明天帮忙给亲戚报喜,这些都是惯例了,张汇一口就答应了,“沈老爷,沈夫郎,您二位放心,我一定办得妥妥当当的。
”
吃了晚饭,一家人就在商量请客事宜了,按照方才商量的,明天一早就过去给林樾娘家报喜,而后是老高秀才家,镇上沈凌之夫家,沈小叔家,最后是村里人和沈淮之的同窗。
林樾想了想还是道:“明天请客估计来不及,请掌勺师傅,买菜都费功夫,最早也得后天了。
”
沈正初点点头,“明儿一早我就去寻掌勺师傅,也不知道那个时大厨还接不接宴席,说是在镇上开食肆了,要是他接就请他,做的菜味道好,会做的也多,要是他不接,我再去隔壁几个村瞧瞧,李大厨,刘大厨都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