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1章

首页
    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颗红痣,因“痣”与“智”谐音,朱砂开智也寓意学生从此开启智慧,目明心亮。

    2 因沈淮之方才板起了脸,还把戒尺也拿出来了,这会儿十几个孩子都像小鹌鹑一样乖得不行,让排队就排队,点过红痣的就乖乖回到自己的座位,虽然还有一点儿说话声,但沈淮之已经十分满意了,但他面上不显,不仅板着脸,还皱着眉,十分有威慑力。

     从今天起,他就立志成为一名严师了! 描完朱砂,下一步就是“击鼓明智”,昨儿林樾刚买回来的一面小鼓,沈淮之“咚咚咚”的敲了三下,严肃道:“鼓声响就意味着上课时间到了,记住了吗?” “记住了。

    ”虽然还没达到异口同声的地步,但也相对整齐了。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描红开笔”,因沈淮之早早叮嘱过,今儿所有学生的小书袋里都揣着一只毛笔并一张纸,目的就是为了学写第一个字,“人”,一撇一捺,简洁端正,寓意学生做学问得先学会做人。

     塾师开蒙,除了教导学生识字,还得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最开始是教导生活习惯,日常礼节,而后是为人处世,道德情操等,所以第一个字学“人”字,也是为了二者合一。

     尽管学生带了纸笔,但第一天,沈淮之并没有让他们用自己的笔,因为今天只学一个字,都用自己的显得“浪费笔墨”,而且描红写字时还需要教导握笔,沈淮之是手把手地教,也就不存在两个人一起学的情况,一支足矣。

     为了方便,沈淮之今天特意带的林樾的毛笔,这支笔相对小一些,更适合孩童用,他之前叮嘱学生长辈去买笔时也特意说明需买小一些的毛笔,以免抓握不住。

     等把在座的十八位学生一一手把手教过“人”字,中午下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