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们说一声,榆水村的同样只收九百六十文。
”这就是为了林樾了。
“那感情好,我那手帕交就是嫁在榆水村呢,我得赶紧告诉她去。
”
“我们樾哥儿真是好福气,淮之这样爱重。
”
“欸你这话说的,说不准是我们樾哥儿福气大,淮之一家今年才好运气呢,做了生意不说,淮之也中秀才了,家里还多了那么多田地,我看是樾哥儿旺夫家。
”
……
该问的问完了,沈淮之才说起要改屋子的事。
第84章
临水村并不是什么富裕的大村子,所以祠堂也并不全是砖瓦房,只摆放排位的那一间用了瓦片,两间侧屋都是茅草,因许久不曾主住人,也没有翻新过,所以漏雨的地方不少,这次修补除了开窗,就是给屋顶换一批茅草。
都是一些简单的活计,若是人多一个早上就能干完,沈淮之前脚才说了自家村里人收的束脩比外村少一百文,这会儿愿意来帮忙的人就更多了。
尤其是心里打定主意今年要送孩子来私塾的,那更是积极主动极了,甚至还说不用付钱,也不必包饭食,七八个汉子,各自拎着家里的工具过来,两三个时辰也就干完了。
更有甚者,说自家前两天刚割了茅草,晒干正好可以用,也免得再去割了,大家都想着早点把屋子盖好,好把私塾办起来,有现成的茅草自然最好,但村里人也没想着要占这个便宜,只说,“既然你家的茅草拿来这里用了,那么一会儿我们就各去割一竹筐送去你家,你们再晒个两日也就能用了。
”
还有那种急性子的,“我看今儿天气不错,现在时候也还早,不如今天就把这个活儿给干了吧,也省得再耽搁。
”
最后,几个呼喊声最高的汉子,果然大步匆匆地就回了家,没一刻钟就拎着东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