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不假思索地回道,“广叔,有的,自从有了办私塾这个念头,我就开始考虑了。
”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开私塾一日,他就得当起这个责任一日,若非深思熟虑,再三斟酌过,他实不敢胡乱教学,误人子弟。
第83章
“两年时间,再去除春秋农忙,学子归家的时间,实在短暂,即便天赋异禀之辈,也鲜有读书两年就能考童生的,所以私塾的授课内容也有所变动,除了认字习字,《童蒙须知》等基础开蒙课程,再加上《九章算术》,以求两年后出私塾的学生基本认字,若是聪慧些的能去镇上寻个账房的活计,不枉读书这一场。
”
沈淮之也是第一次做塾师,除了自己幼年时开蒙的情形,他还去打听了镇上的私塾是如何开蒙的,最后才形成了这个粗略的想法。
村里人送孩子去私塾,确实是盼着孩子出人头地,考取功名,但这是最好的情况,正常来说,读几年书,能寻一个识字才能做的活计,而不是一辈子都脸朝黄土背朝天,这就已经足够了。
写字是需要时间练习的,两年后写出来的字能称一句工整已属不易,抄书这个活计十有八九是干不了的,读信写信还勉强能成,做账房已经是他目前能想到最合适的活计了,万幸他当年学《九章算术》十分用心,不然这会儿还教不了这个。
林樾和沈广初听的认真,都觉得沈淮之的想法是最适宜的,既然上私塾,那总要学些安身立命的本事,就算只是打个基础也好,总不能两年后只会念个“之乎者也”,别的都一问三不知。
沈广初当即拍板,“淮之,这私塾要办,今年村里适龄的孩子有好几个,仅仅我听说的就有两家想送孩子去私塾,能在村里先学两年是好事,至于两年后是去镇上还是其他私塾,那都可以稍后再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