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掌柜从柜子里拿了四串铜钱,一串一百文,并十五个铜板递过去,“沈书生,您清点一下,咱们银货两讫。
”
沈淮之也不推脱,在柜台上迅速点了一遍,沉声道:“多谢掌柜的,数量无误。
”
刘掌柜捋了捋胡子,笑问道:“沈书生可还要接新的抄书活计?”
因镇子小,抄书的活计不多,往年无论是经文还是话本,沈淮之都来者不拒,一年也就只能接个五六次,有的时候书卷字数多能赚四五两银子,少的时候就二两银子不到,再加上隔三差五帮人写信读信能赚个六七文钱。
今年为了准备院试,沈淮之便把活计推了不少,只接抄四书五经的活儿,因此今年才接了两回,这还是掌柜的看在他字迹工整的份上把活儿都给了他,没想到今日又有了。
沈淮之立即点头,询问道:“多谢掌柜的记着我,不知是抄什么,交稿日期是何时?”
刘掌柜也没卖关子,“是镇上王老爷想给他家哥儿添一套四书压箱,听杨老爷说从我这买过一套,字迹工整,苍劲有力,便也想买一套,最晚立冬那天得交稿。
”
说到这儿沈淮之就明白了,那杨老爷家的那套正好是他抄的,所以这回才找的他。
四书十万余字,若每日笔耕不缀,不到两个月就能抄完,此时距离立冬还有四个月,沈淮之院试结束再抄也来得及,便开口答应了,“这活儿我接下了,只是今日我还有些事情,不知可否明日我再来拿书卷?”
是的,抄书是由书铺提供空白纸张,抄书人自备笔墨。
刘掌柜自然点头,“自然可以,那明日再与沈书生签契书。
”
沈淮之再次拱手行礼和掌柜的道谢,随后转身离开。
此时书铺外头闹哄哄的,沈淮之本想避开人群,扫了一眼却发现闹事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