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都是妇孺,能走的青壮年基本都跟着突厥残部北退,但突厥几次内乱已经让这些联系本就不紧密的突厥战士心生忐忑,再加上亲人远在钦朝,小规模的突厥军常私下来投镇北都护府。
漠北从设立都护府后,因着拥有了曾经突厥的大片土地,又有强弓硬弩、雄兵万千,附近城池百姓纷纷来投,镇远侯虽用兵如神却在治理政事上不大通,索性除兵权外把其他事情都交给了安抚使,这安抚使意气风发,又无掣肘,将镇北都护府管理得蒸蒸日上,户部那边的登记信息百姓迁入十一万,甚至连税款都收上来了。
远在望京的官员和朝廷只能看奏折和户部记录来推测镇北都护府的情形,但那些曾经生活在属于突厥土地上的突厥人,即使远离家乡却总是心系故土,新一任的可汗带他们投奔阿拔斯王朝,寄人篱下一面受到歧视另一面又被提防,此时得知曾经的草原已经成了大钦人安居乐业的地方心里不由得五味杂陈。
一番商议后以葛逻禄部为首叛乱,带领大部分战士回到漠北,突厥再次分裂。
镇北安抚使也是异于常人,面对着曾经让他忧心不已的敌人,竟然笑容满面,令人将他们安顿在城外,刹那间就想到了这些人的去处。
突厥人在战力上的凶猛无与伦比,不也是利于民计的一把好手?他的奏折送到望京,容皇后自然笑纳,把突厥人分作数十支队伍分批进入各州府协助修建运河,每隔两年就能休息半年,做满五年获得大钦百姓的一切权利,包括进入朝廷的资格,也可以和已经在各州府定居的家人团聚。
自此,后突厥汗国归属于阿拔斯王朝,而数万公里土地和大部分突厥人都融入了大钦版图,对大钦在语言、文化、技艺甚至民风上都如春风化雨,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