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多数,但互相支持,日子还是可以过下去,偏偏有些人就是走不到活路上去,并没有生的机会。
从王妃嫁给他那一天起,死不过是时间问题。
倘若他的母亲没有回绝赵朔再安排的婚事,倘若赵渊没有极力表现出维护她的决心,或许早在很多年前她就被赐药毒死了。
世上没有很多人的活路。
王妃已经死了,赵渊到现在仍然觉得自己有推脱不掉的责任,就怎么也不肯将女儿推入火坑了。
北戎绝对不会得到任何宗女,公主,和亲。
他入宫求见,赵朔并不许他进殿。
赵渊反复请求,此事终于闹大,朝堂上物议纷纷,都在争论这一仗到底该打不该打。
赵朔恼火这个不识相的侄子恼火得厉害,果真见也不见他,每一回都挡在宫门外。
赵渊晓得他要动之以情说通这个叔父是不可能的,于是转头去求母亲。
不求别的,只求她别反对自己。
女儿是赵渊亲生的,孙女当然也是王太后亲生的。
她是有见识的女人,明白这事最终落在哪里。
这一仗远比北伐难打,不仅北戎这些年兵强马壮,且关外地势不同,往北追击受天时地利限制,骑兵在草原上撒开了,就太难速战速决。
何况大军要北上,粮草辎重钱财,从哪里来?
她长叹一口气,望着坐在窗下的孙女。
这事其实可以与赵今安无关,毕竟她不是唯一未婚的宗女,只是身份最贵的那个。
即便挑不出来一个合适的女孩,还可以挑选宫人。
重点不在这里,重点是赵渊不能在这件事上低头。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不能让赵今安去。
如果他不求着要打这一仗,或许赵今安就不得不去了呢?赵朔的性情人人都知道的,即使皇后为已经出家的荣寿公主求情,也并没有抱着一定能成的信念,何况赵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