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但在这个位置上做不了多久,而赵朔把齐昭昀留在大都督的名位上,显然是有打算的。
曹禤不会觉得自己能定下续任者,他的美德一向是与人为善,因此在丞相府看到弹劾齐昭昀的奏章,忍不住嘴角抽搐。
起先这不算什么,连曹禤都没有放在心上,后来大概是看曹禤和赵朔都没有什么反应,而齐昭昀更不可能就此为自己辩解,反而声势浩大起来了。
那本书算是赵朔盯着的事情之一,因此很快就刊印了,朝中官员还没有人手一本,只有常出入宣政殿的才看过,但至少是上下人等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了。
之前一冬齐昭昀都没有在朝中露面也算是有了个最好的解释。
闭门谢客就是闭门谢客,确实不是赵朔对他不感兴趣。
也因此齐昭昀就在自己无意之中树敌不少,恐怕也难以改善。
这和他是什么人无关,只和他备受信重有关。
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些人自以为自己劳苦功高,也有从龙之实,但偏偏没得到足够的报酬,不敢直白的怨恨赵朔,自然就得怨恨个别人。
齐昭昀是降臣,且来得迟,却偏偏占着江东广袤之地的便宜,谁也不能小觑他,赵朔也不能不信重他,初封的十八个开国列侯里他就占一个,虽无实职但傻子都知道这就意味着只要赵朔愿意齐昭昀什么都能管。
怎么不叫人嫉恨?
既然曹禤暂时尚未出声,这场攻扦就愈演愈烈,多数人并非打着要把齐昭昀拉下马的主意,只是趁机试探一下赵朔的心思而已。
毕竟世间罪名莫须有最难说,只要陛下心里信了,积毁销骨也无需很多年。
曹禤成天出入宣政殿御前奏对,自然有机会和齐昭昀通通气,面如冠玉的年轻人微笑着对前辈温声软语:“清者自清,丞相知道,陛下心里自然也知道。
”
并没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