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将军,您哪位? 第49节

首页
    ,跑去了地上。

    他知道是姜姜晚上嫌冷,上床来取暖的,也不介意,收手揉了揉自己的脸皮,准备起床。

     这一夜过后,花竹已经接受了田妈妈离世的事实,现在想起此事来,再不用落泪了。

    倒不是他不愿再哭,而是他已经筑起理智的高墙,再不能为此事而哭了。

     他自幼命途多舛,先是父母和离,而后母亲抛下自己而去,再后来田妈妈离府,父亲去世。

    这桩桩件件对于花竹十分重要的事情,在常家人眼中却轻如鸿毛,于是每每花竹因这些事情悲伤之时,换来的总是周围人或冷漠或鄙夷的目光。

     久而久之,花竹渐渐忘记了如何哀悼自己命中的悲伤之事,他只记得要擦干眼泪,努力装作自己没有受到影响,一切如常的样子。

     于是他考虑起眼下的事情来:他准备今日先去丧葬铺,定个墓碑,然后再去坟上给田妈妈烧点纸钱。

    他从十三那听来的往生之事,当时虽然不信,但是事情摊到自己家人头上,总是宁可信其有,也不愿苦了作古之人一丝一毫。

     花竹准备下床之时,才发现床里面还躺着一个人。

     他记得昨夜方池哄自己入睡之事,也不怎么惊讶,见两人衣服都齐整,抬手理了理自己的头发,蹑手蹑脚地下床。

     他心知方池是被自己牵连才熬了夜,又知如此和衣同榻而眠,已是自己能给他的、最亲近的关系了。

    当下心下一阵叹息,对方池的愧疚之意升起,也没叫醒他。

     花竹推门出屋,姜姜嗖地一下跟着窜了出来,找到院中一处地方上厕所。

     昨夜又下过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冽的气息,花竹拢了拢身上的衣服,准备去井边弄些凉水洗脸。

    他今早眼皮浮肿,想着汲些凉水消消肿,好赶紧出门办事。

     洗漱完又束好了发,花竹的眼睛仍未消肿,但此刻他也管不了那么多,起身就要再去墓地。

    还没走出院子,就听得门扉一响,却是方池推了厢房的门走了出来。

     “今日就留在家中吧,你这个样子过去,田妈妈见了,定然是要不放心的。

    ” 花竹思考了片刻,十分难得地停下了出门的脚步。

     方池心想,这人平日里颇有些固执和倔强,但自己几次搬出田妈妈来,倒是百试百灵。

     今日既然不再出门,花竹就去了田妈妈的房内,整理遗物。

     田妈妈似乎是突然离开的,房间的小几上,还留着两盏没喝完的茶。

    花竹很想问问望舒,田妈妈当时是不是被花姨娘叫走的。

     但找望舒询问的事情,并不急于一时。

    昨日花姨娘的话,说得都不怎么好听,却唯有一句是说对了的:如今无论花竹再做什么,田妈妈都不会再回来了。

     花竹一直整理到午后,才差不多将屋里的东西都理好。

    他看见墙角有一口放冬衣的木箱,走到跟前,却无论如何都没有勇气打开。

     这箱子里装着的,不仅是田妈妈的冬衣,还有上次田妈妈拿给花竹炫耀的新铜钱。

     花竹盯着木箱看了半晌,转身去收拾衣柜。

     衣柜整理到一半,花竹猛然发现,衣服下面有一叠压得整整齐齐的荷叶。

     在花竹年幼的时候,他喜欢将包果脯用的荷叶留下来,说上面有甘棠梨的香气。

    长大后的他,早已没了幼时的癖好,却没想到田妈妈仍旧帮他留着这些叶子。

    花竹闻了闻,果然最上面的那一张,还留有甘棠梨的味道,他忍了半日的眼泪,一下子又落了下来。

     方池一直默默跟在花竹左右,他不知道花竹为何落泪,但见他难过,还是走上前,轻轻从身后抱住了他。

     花竹默然无声地流了一会儿眼泪,不再收拾田妈妈的遗物,而是转去墙角,盯着那口木箱看。

     花竹看着木箱,方池则盯着花竹。

     对于方池来说,这个世界里,除了花竹,他对于其他人事物都没有太多的感情。

    花竹因为田妈妈的去世感到如此悲伤,让他有些惊讶,也有些不知所措。

    方池一向知道怎么应对愤怒——打回去就是,但是悲伤却让他感到陌生和新奇,同时又被打动,他忍不住地想:若是自己有一天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也会有人为他如此悲伤吗? 想得多了,他甚至觉得,一个人因另外一个人如此的悲伤场景很美。

    花竹对于田妈妈的这种悲伤,让他感受到了人世间里的几分温情。

     花竹最终还是没有打开那口木箱,他眼睛上的浮肿渐消,准备去趟钱塘县衙。

     “你现在不适合去。

    ”方池拦了花竹。

     花竹并不理会,径直往门口走去。

     “你若是去喊冤,田妈妈就白死了。

    ”方池转到门口,堵住花竹的去路,“我答应你,后面跟你一起调查,但是此刻你不能去翻供。

    ” 花竹苦涩一笑,“我去与不去,田妈妈都是枉死了。

    ” “这话不对,田妈妈既然是自己投案,那便一定有她的理由。

    你现在冒冒失失地去翻案,田妈妈才是白白死去。

    ”方池见他不说话,放缓了调子劝道:“我们等风头过去,再去查探,好吗?” “即使不去伸冤,我也得回县衙复命。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