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嫌大通铺太吵,但姜书远还挺喜欢这份热闹的。
就是,如果男生们爱干净一点,宿舍里没有永远充斥着脚臭、鞋臭、袜子臭、汗酸味儿的话,那就更好了。
大学生是包吃的。
由于是免费伙食,质量当然……很不怎么样。
刚上大学那几年,正好遇上三年自|然灾|害,学校食堂只提供稀的。
姜书远的继母会惦记着他,常请人捎带点吃的和钱票给他。
有一次,继母托人带了一块腊肉给他。
姜书远拿着那块乌漆嘛黑的腊肉,简直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邱岚诗下课后又跑来找他,
他犹豫纠结很久,问她会不会处理腊肉。
她惊讶地问他,“你居然有腊肉啊?”
姜书远将那块腊肉拿了出来。
然后,两人拿着腊肉,一块儿犯难。
最后还是邱岚诗想出了办法。
她让姜书远带了个饭盒,她也带了一个,两人偷偷摸摸的结伴爬山去了。
在山上,邱岚诗找了个临水的地方,两人捡来柴火,邱岚诗生起了火,又把腊肉洗涮干净,放进饭盒,再加水,以饭盒当炊具,熟起了腊肉。
另一个饭盒,邱岚诗拿它来当锅,煮起了面疙瘩。
是的,她带了些面粉来。
腊肉煮熟以后,大约是煮的时间不算太久,肥肉也变成透明的样子。
邱岚诗惊叹,“古人诚不欺我!果然有水晶肴肉啊!”
那是姜书远在青年时期,过得最快活的一天。
大约是因为山青水秀,
也有可能是因为……吃上了一顿美味的腊肉烩面疙瘩,
当然,也一定是有了邱岚诗的陪伴。
那一天,两人聊了很多,才知道原来两人都有着“游遍祖国大好河山”的愿望。
姜书远告诉邱岚诗,“以后等我退休了,我得先去峨眉山住一段时间。
”
邱岚诗奇道:“为什么是峨眉山呢?”
姜书远道:“因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我会背的第一首古诗,上初中的时候我还用毛笔字写了这首诗,然后还得了一等奖呢!”
——继母为此十分高兴,赞扬了峨眉山的美,又表扬姜书远很会挑地方、挑诗句。
他好奇地问继母你去过吗?
继母遗憾地摇摇头。
也不知怎么的,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峨眉山,就成了他的执念。
那天邱岚诗又问他,“那为什么是退休以后再去?”
姜书远老老实实地回